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20年代中期到現在,奧地利國內三大黨派之間的小規模武裝衝突就沒有停止過。在1927年時,還因爲保安團成員槍殺共和保衛聯盟成員,引發了一場大規模街頭槍戰,死傷千餘人,還把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司法宮給燒了。
到了1930年5月18日,基督教社會黨的武裝保安團宣示“科爾新堡誓言”,公開呼籲推翻議會民主:“我們拒絕西方議會民主與政黨國家!”
隨後就是陸陸續續的武裝衝突,雖然也不大打,但是總也沒有太平日子好過。在這種情況下,奧地利的經濟和民生自然一塌糊塗。人民看到他們北方的兄弟德意志發展的蒸蒸日上,自然心存嚮往,德奧合併自然是大勢所趨。
而且在奧匈帝國崩潰之時,那些真正代表民意,而不是屈從於協約國意志的奧地利政治家都選擇了讓奧地利加入德意志而不是獨立。
實際上現在德奧合併最大的障礙是後來德意志帝國的“忠實盟友”,意大利領袖墨索里尼——他目前是支持奧地利保持獨立的。不過赫斯曼知道,這位意大利領袖在過兩三年就要入侵埃塞俄比亞,然後還會和德國一起捲入西班牙內戰。到那時,意大利領袖就會變成德國的盟友支持德國吞併奧地利。
不過奧地利的鄰國捷克斯洛伐克卻沒有那麼好對付,這是一個繼承了奧匈帝國大部分工業的國家。工業實力排名世界前列,而且還擁有斯柯達這樣的奧匈軍工巨頭。
另外,捷克斯洛伐克還有兩個相當難對付的政治領袖,愛德華·貝奈斯和托馬斯·馬薩里克。
這兩人都是捷克人,和另外一個在世界大戰前加入法國籍,在大戰中作爲法國飛行員取得不少戰功的米蘭·雷斯提斯拉夫·什特凡尼克一起並稱“捷克斯洛伐克開國三傑”——什特凡尼克在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初期當過國防部長。不過在1919年5月4日卻神祕地死於飛機失事。
而當時,正是匈牙利戰爭期間,斯洛伐克境內出現了一個斯洛伐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