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50毫米的大炮有16門,8門是K16型,8門是IG33型步兵炮;105毫米的大炮有36門,都是Le.FH18型榴彈炮;75毫米炮有16門,都是IG18型步兵炮;37毫米Pak35型反坦克炮有84門;20毫米Flak28型防空炮有36門。”
“大炮的數量不算多。”希特勒的眉頭微皺,在打過一戰的他聽起來,一條如此關鍵的防線上只有這點大炮,實在是有點“丟人”。換成1917年、1918年的德軍也不至於如此。
他報出來的大約就是國防軍1932年型步兵師的火炮配屬情況,和歷史上的1935年師略有不同。不過和歷史上的情況彷彿,目前德軍的炮兵火力並不算強大,在歐洲要排在法國和蘇聯之後,大部分火炮的性能也不算優秀。
問題當然還是出在《凡爾賽條約》上,長達十幾年的“無訂單”時代,成功重創了德國的火炮研製和生產——軍工技術進步和別的技術進步一樣,是離不開訂單支持的。沒有軍方的大訂單,克虜伯公司和萊茵金屬公司是不可能大筆砸錢去開發新式大炮。
不過赫斯曼並不在乎德國炮兵實力的不足,因爲他知道缺乏機動性的大炮在機械化戰爭的時代沒有太大用處——特別是現在德國空軍受益於空冷式發動機技術的領先,擁有比歷史上更大的優勢,敵人的那些牽引火炮,只不過是空軍的活靶子而已。
“捷克斯洛伐克軍隊的火力也不過如此,波蘭人的步兵師還達不到這樣的程度。”赫斯曼眯着眼睛對希特勒說,“而且在8公里的戰線上部署一個師,附近還有兩個可以隨時增援的團,這樣的防禦部署,是絕大部分情況下做不到的。”
希特勒沉默着點點頭,這時遠處傳來了悶雷一般的轟鳴聲。
“炮擊開始了?”希特勒問。
“對,開始了。”赫斯曼說,“45分鐘後,坦克突擊也會開始。總理,演習總指揮部已經爲我們準備好了一個前進觀測所。我們就在那裏見識一下機械化戰爭時代的突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