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戴高樂,或者說是法國陸軍總參謀部提出的“重點防禦”方案,其實就是死守困守幾個大城市。
具體說,就是重兵死守佈列斯特、平斯克、基輔和利沃夫四座城市——由於吞併了右岸烏克蘭和立陶宛,現在的波蘭聯邦和蘇聯的邊境線彎曲綿長,超過了2000公里!想要全線佈防顯然是不現實的。即便在20年代就開始營建的畢蘇斯基防線,也只是重點防禦右岸烏克蘭地區,同時在西白俄羅斯和立陶宛的重要城市進行佈防。
而在戴高樂提出的建議中,波蘭東線的佈防被進一步收縮,以便節省兵力,同時又能讓每一座設防的城市可以分配到足夠多的兵力。
“佈列斯特、平斯克、基輔和利沃夫應該要塞化。”夏爾·戴高樂說,“並且儲備上足夠的糧食和彈藥,做好堅守12個月的準備。而每一座重點佈防的城市都應該擁有充足的兵力,至少需要部署5個沒有機動能力的步兵師,配備足夠數量的大炮,並且還要充分動員民兵。”
在如今的波蘭,大炮並不稀缺,兵源也不缺乏——特別是在烏克蘭自由邦打毛子,連動員都可以省了!
因爲在沙俄崩潰後的二十年內,烏克蘭民族和俄羅斯民族已經從原本的兄弟變成了如今的死仇。在右岸烏克蘭脫離俄羅斯(蘇俄)的過程中,烏克蘭人就對右岸的俄羅斯人進行了清洗——先是屠殺,然後在奧麗加女皇的抗議下改爲了驅逐,但是在驅逐過程中依然有許多老人和孩子死去!
然後,輪到了蘇聯對東烏克蘭的烏克蘭人下手了!1929年、1930年、1931年這“三年困難時期”,左岸烏克蘭成了地獄,數以百萬計的烏克蘭人活活餓死,而且蘇聯當局還禁止他們逃往右岸烏克蘭,還不允許波蘭聯邦境內的烏克蘭人接濟他們的同胞……
而且在右岸烏克蘭和西烏克蘭合併爲烏克蘭自由邦的這二十年內,那裏的烏克蘭人生活得相當舒服——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人口又不多,而且還實行了土地平分,日子再不好過就奇怪了。
所以在烏克蘭自由邦,是沒有一個烏克蘭人在期盼蘇聯紅軍來解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