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雲笑天道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師舉的眼中閃過一絲笑意:“不錯,任司馬,那李豐是本地人,他的侄子在村子裏看着李家祖宅,沒來得及跑,給我抓到了,因爲這傢伙跟李豐的這層關係,所以我沒有殺他,聽你這一說,倒是可以派上用場了!”
任瑰兩眼一亮:“好,那就把李豐的這個侄子排在最前面,跟幾百個婦人捆到一起,就在這西城城門外排隊前進,周帥你的人跟在後面,到了城下就架梯子,看他們敢不敢放箭!人質數量不多,就集中攻這一個門好了。”
東衡州刺史李豐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父親曾在南陳做到過儀同,而他家世居這嶺南東衡州,當這東衡州刺史也有五六年了,去年南陳滅亡的時候,李豐本想據城固守,可後來他的直接上司,嶺南都督王勇宣佈嶺南一帶的州郡全部投降隋朝,加上有陳叔寶的停戰詔書,李豐也只好乖乖地開城投降。
隋朝當時爲了安定嶺南人心,除了讓韋洸率軍進駐番禺,出任廣州總管外,其他各州郡的官員幾乎是原封不動,李豐也得以繼續當他的東衡州刺史。
可這次嶺南叛亂的速度之快,烈度之強,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李豐做夢也想不到,更想不到韋洸在番禺的那兩萬正規隋軍居然也沒擋住這些嶺南蠻夷,加上消息閉塞,一直到周師舉的部隊佔了始興,他才如夢初醒,下令關城防守,同時也在暗自慶幸這幫蠻夷攻的不是自己這東衡州,不然只怕人頭難保。
只是周師舉在始興一呆就是幾個月,李豐也慢慢地放鬆了警惕,有些逃進城的難民也放心不下地裏的莊稼,回家務農去了,就連李豐的侄兒李寶,也是擔心自己家老宅子被人佔據,纔想着回去守着,結果不曾想到這些在始興的蠻人叛賊居然連夜奔着東衡州過來,李豐只來得及關閉城門,而附近十村八鄉的鄉民們卻是一個也沒辦法通知到,全陷在叛賊手中了。
從後來逃難進城的村民們口中,李豐和全城的百姓都知道這些侗人在四處的鄉村中燒殺搶掠,無惡不做,跑得慢一點的男丁全部被殺死,而婦女兒童則被擄掠爲奴,因此全城上下也都知道若是城破,自己絕不會有好下場,人人皆效死力,連五六十歲的老頭也都上城防守,靠着這股氣,倒也硬頂了二十多天,大家越打信心越高,看到了些生的希望。
這會兒李豐正穿着皮甲,坐在東城頭的門樓裏,東衡州這地方兩百多年沒打過仗了,少年時曾經隨父出征過的李豐是這城裏最有軍事經驗的人,這裏城南和城西是兩片沼澤地,城北面緊靠着五嶺中的南嶺,只有一條小路通向北門,大軍無法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