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無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哼,黃毛小兒,不知道天高地厚,口出狂言。”那位大臣,不屑地說道:“枉你飽讀詩書,卻不料口無遮攔。若能提高農業產量,我朝國力早就昌盛之極。何用你這個黃毛小兒,來大談什麼分流政策。”
陶子英涵養功夫,我早已經領教過了。這種辱罵程度,又豈能動她分毫?我也不言語,默默地看她有何高見。
“我朝五千六百餘萬人口,男女壯丁三千一百餘萬人,其中兩千八百餘萬農民。而我朝耕地爲二億五千畝,平均每個農民負責田地九畝。糧食總產量爲三億七千萬餘擔,平均每畝產糧爲一擔半。人均合計略小於七擔糧食。光看這個數字,似乎都能喫飽肚子。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農民耕地,所種之地均非本人所有,大多數田地掌握在地主手中。如此一來,農民真正得到的糧食,只能勉強維持生計,若碰到個災年荒年,農民自是連肚子也喫不飽。只得賣兒賣女,以養活家庭。”陶子英侃侃而談道:“這位大人,這種情況,是否應當進行改變呢?每一個壯丁農民,一年所產糧食,竟然不足十四擔,這位大人,是否又能聯想到什麼呢?”
我汗顏。我身爲皇帝,竟然也不知道這些數據。顯然陶子英,對這方面有過大量的研究,否則也不可能張口就扯出這一大堆的數據。
“哼,這些數目,戶部任何一人,都能說的上來。”那位大臣,仍舊不屑道:“試問,我朝糧食產量已經如此底下了,如何還能分流?如你所說的數據,每分流出去一個農民,糧食整體產量就會少十四擔。黎民百姓,更加喫不飽飯。”
“但是,大人不知道有沒有想過。一個農民,若他一年能夠產出三十擔,甚至於四十擔糧食。那又當如何呢?”陶子英,說到這裏,雙目突然放出了我從來沒有見到過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