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代帝王就這麼淒涼地走了,雖然保住了全屍,卻死無葬身之地。
無處安葬的一個客觀原因是——楊廣從沒給自己修過陵墓。
中國曆代帝王往往在登基伊始就會花大力氣修建自己百年後的地下寢宮,唯獨楊廣沒這麼做。他一生耗費巨大的精力和無數民脂民膏修建了遍及天下的離宮別館,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一條澤被萬世的大運河,可唯獨漏掉了自己的終極歸宿。
天下之大,楊廣卻連一個坑也沒給自己留下。
沒有人知道這是爲什麼,只知道楊廣被縊殺後,蕭皇后和宮人們拆下幾片牀板,給楊廣和幼子楊杲做了兩口簡陋的棺材,然後就讓他們孤零零地躺在離宮西院的流珠堂裏,從此再也無人問津。
直到宇文化及一路北上之後,亦即大業十四年八月末,江都太守陳稜(léng)才按照天子禮儀,把楊廣葬在離宮西側的吳公臺下,總算讓他入土爲安。此時距楊廣被殺已經將近半年,中間隔了整整一個潮溼而悶熱的夏天,楊廣的屍體沒有經過任何處理,按說早該腐爛。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楊廣入殮的時候,據說面容依然栩栩如生,讓衆人大爲駭異。(《隋書?煬帝紀》:“發斂之始,容貌若生,衆鹹異之。”)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八月,唐朝掃平了江南後,又將楊廣改葬到了江都附近的雷塘(今揚州市北平岡上)。
楊廣死後,蕭皇后和六宮嬪妃們並沒有喝下楊廣給她們準備的毒酒。她們苟活了下來,無可奈何地成了宇文化及的玩偶。
蕭皇后雖然逃過一死,但是此後的命運卻極爲不堪。大業十四年五月,宇文化及把蕭皇后和六宮嬪妃一起帶到了中原。其後宇文化及敗亡,蕭皇后又落到竇建德的手中。再後來,東突厥的處羅可汗又從竇建德手裏要走了蕭皇后。一直到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當李靖和李世勣率領唐軍破滅突厥之後,蕭皇后才終於被唐朝政府以相應的禮節迎回了長安。
皇帝沒了。
天子的寶座空空蕩蕩,總得有人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