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中死得最稀裏糊塗的,可能就要屬齊王楊暕了。
楊暕歷來失寵於楊廣,父子之間長期互相猜忌,所以政變爆發當晚,楊廣就曾滿腹狐疑地對蕭皇后說:“莫非是阿孩(楊暕乳名)所爲?”而當宇文化及派人誅殺楊暕時,楊暕並不知道父親已被弒,居然以爲來人是楊廣所派,故央求說:“且慢殺我,我不會辜負國家!”來人一聲冷笑,不由分說就把他拖到大街上砍了。楊暕至死還以爲是父親楊廣對他下的毒手。
清理完隋宗室,接下來就輪到楊廣的那些心腹重臣了。
內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蘊、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祕書監袁充、右翊衛將軍宇文協、千牛宇文晶、梁公蕭鉅等人,以及他們的兒子,都沒能逃過這場滅頂之災。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政變發生的時候,他們都在幹什麼呢?這些人幾乎都是玩了一輩子政治的老手和人精,難道關鍵時刻都成了瞎子和聾子?難道他們對這麼大動靜的一場政變事先真的毫不知情,以至最終束手就擒、任人宰割?
不,其實他們中早已有人事先得到了密報。
政變前夕,江都縣令張惠紹就已經探知有人即將謀反,立刻向御史大夫裴蘊作了稟報。裴蘊隨即和張惠紹一起制訂了一個緊急行動方案,決定矯詔逮捕宇文化及,然後入宮保護楊廣。可當裴蘊把政變消息和他們的應變計劃向內史侍郎虞世基報告時,虞世基卻認爲消息不可靠,把計劃壓了下來,沒有采取任何行動。還沒等裴蘊想出別的辦法,政變就爆發了。裴蘊仰天長嘆:“跟虞世基這種人商量,只能誤大事啊!”
裴蘊說得沒錯,跟虞世基商量,不誤事纔怪。虞世基這幾年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替楊廣屏蔽各種壞消息,所以早就形成了條件反射,任何天大的壞消息到他這裏都成了捕風捉影、危言聳聽。
這次所謂的政變消息當然也不會例外。
從這個意義上說,虞世基這麼做不叫“誤事”,而叫“盡職”。道理很簡單,他要是不具備如此強大的屏蔽功能,楊廣早把他一腳踢了,怎麼會把他倚爲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