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世充雖然如願以償地成了皇帝,一夜之間登上萬衆之巔,但他的執政能力卻沒有隨着他的地位而急劇提升。儘管他也表現出一副勵精圖治的模樣,一心想要當一個澄清宇內的新朝天子,可他的所作所爲最終只能成爲人們的笑柄。
爲了表現自己的勤政愛民,王世充特意命人在宮城的各個城樓和玄武門等處設置了很多御座,隨時進行現場辦公,親自接受各類上表和奏章。此外他還時常輕裝簡從,在街市上按轡徐行,既不戒嚴也不清道,而且笑容可掬地對兩側的百姓說:“過去的天子都是居於九重深宮之中,民間的情況一無所聞,而今世充並非貪圖天位,只是爲了拯救時局艱危,就好像一州的刺史那樣,親攬庶務,與士庶共議朝政。並且我擔心諸位受門禁阻攔,所以特意在各個門樓現場辦公,希望能儘量聽取羣衆的聲音。”隨後王世充又下令,在西朝堂接受冤案訴狀,在東朝堂接受朝政諫言。
王世充的“勤政愛民”措施很快產生了令他意想不到的結果。因爲每天都有數百個羣衆響應他的號召,擁擠在宮門前上疏獻策。王世充剛開始還硬着頭皮勉強應付,可短短几天后,一摞摞的卷宗和文書就堆成了一座小山。王世充傻眼了,連忙一頭躲進“九重深宮之中”,再也不敢“親攬庶務,與士庶共議朝政”了。
別出心裁的“現場辦公”成了一場有始無終的笑話,那麼例行的“朝會辦公”又如何呢?
很遺憾,王世充同樣遭遇了尷尬。每天主持朝會的時候,王世充都會以一副英明領袖的姿態發表長篇累牘的講話,但是卻一再重複,毫無重點,囉囉唆唆,千頭萬緒,把奏事的有關官員搞得一頭霧水,讓滿朝的文武百官聽得兩眼發直,連侍衛人員也受不了他的疲勞轟炸,個個痛苦不堪。只有王世充一個人渾然不覺,樂此不疲。最後,御史大夫蘇良實在是忍不住,只好直言不諱地說:“陛下說話太多,卻不得要領,其實只要作出結論就可以了,何必說那麼多不相干的話!”
王世充默然良久。他沒想到自己那些語重心長的講話和高瞻遠矚的指示在百官心目中居然都是毫無意義的廢話!
對許多朝臣來說,王世充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毛病倒還不是廢話連篇和詞不達意,而是他的心胸狹隘和刻薄猜忌。稱帝不久,王世充就開始猜忌一個頗有威望的前朝老臣了。
他就是時任禮部尚書的裴仁基。
王世充時常想,此人既是隋朝舊臣,又是李密舊部,是在戰敗的情況下迫不得已投降的,他會老老實實地當自己的臣子嗎?況且他兒子裴行儼此刻又在朝中擔任左輔大將軍,手中握有重兵。這樣一對身經百戰、歷事多主的父子,能死心塌地幫我王世充打江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