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武德二年的秋天註定是李唐王朝的多事之秋,因爲在幷州陷落之前,長安朝廷內部就已經發生了一件讓李淵極不愉快的事。
有個人要謀反,並且因此掉了腦袋。在這個變幻無常的世界上,掉腦袋的事情原本是很尋常的,但是這回卻不太尋常。
因爲這顆腦袋是從一個朝廷重臣的身上掉下來的。
準確地說,這個人是大唐的民部尚書、開國元勳,也是晉陽首義的功臣。他就是劉文靜。
劉文靜居然會謀反?這可能嗎?
是的,這件事聽起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可李淵和朝廷確實是以這個罪名把劉文靜斬首的。
一個堂堂的開國元勳、首義功臣爲什麼會走到這一步?劉文靜之死對新生的大唐王朝而言,究竟意味着什麼?
一切都要話說從頭。
劉文靜和裴寂都是晉陽起兵的主要策劃者,兩個人從一開始就是李淵的左膀右臂,對大唐開國所作的貢獻可以說難分伯仲。但是從私交上來說,李淵和裴寂是好友,而劉文靜則與李世民關係較爲親密。因此在李淵的心目中,裴寂的重要性自然要比劉文靜略勝一籌,所以裴寂的地位也自然要比劉文靜高出一頭。李淵開設大將軍府時,裴寂任長史,劉文靜任司馬;李淵入關成爲大丞相時,裴寂轉任大丞相府長史,劉文靜也轉任大丞相府司馬;李淵稱帝后,裴寂官拜尚書右僕射,劉文靜官拜納言……基本上可以說,在李淵的政治軍事集團中,除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外,裴寂始終是第一號人物,而劉文靜則始終屈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