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此,李淵不可能沒有意識到,當然更不可能無動於衷。
因此,對裴寂的寵信和重用以及對劉文靜的疏遠和貶抑,在李淵這裏絕不僅僅是出於舊交情的深淺厚薄那麼簡單,最重要的原因是——李淵必須防止出現一個與朝廷權力平行的小集團,即便這個小集團的領袖是他的親兒子李世民也不行;進而言之,李淵也絕不允許他的任何一個臣子把本該獻給他的忠心轉移到其他地方去,即便這個臣子是開國元勳劉文靜也不行!
基於上述原因,李淵就絕不會放過劉文靜。
所以,李世民出面替劉文靜辯護,不但不可能挽救劉文靜,反而會強化李淵對這些事情的判斷以及他殺雞儆猴的決心。
爲了幫助李淵下定最後的決心,裴寂私下裏一再對李淵說:“劉文靜的才幹和智略確實是超過常人,但他性情輕躁兇險,且悖逆之言行業已昭然,何況當今天下未定,外有勁敵,今若赦之,必貽後患!”
儘管李淵心裏早已作出了決定,可誅殺劉文靜的詔令還是在他手裏壓了好多天。判斷一個開國功臣應不應該殺,不僅是在考驗天子李淵的智慧,更是在考驗他的情商。
因爲天子也是人,要誅殺一個功臣,他的內心深處不免會有諸多的不忍。
但是不管有多少不忍,那一道讓劉文靜人頭落地的詔書最後還是從李淵的手裏發了下去。
武德二年九月初六,劉文靜與劉文起一同被斬首,家產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