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武德三年正月的一個晚上,李商胡設宴招待曹旦帳下的二十三名軍官,把他們灌醉之後全部砍殺,隨後又設計殺死了三百名曹旦的士兵。動手之後,李商胡纔派人通知了李世勣。李世勣當時的大營跟曹旦相連,郭孝恪力勸他跟着襲擊曹旦。可與此同時,曹旦也獲知了兵變的消息,於是命令士兵高度戒備。李世勣知道先發制人的機會已經喪失,而且自己兵力薄弱,根本不是曹旦的對手,所以不得不和郭孝恪一起連夜逃離軍營,策馬向關中狂奔而去。
那一刻,李世勣料定自己的父親必定會死在竇建德的手上。
然而結果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竇建德雖然不久之後便親自率兵消滅了李商胡,但卻始終沒有殺李世勣的父親。當夏朝的文武百官紛紛請求誅殺李蓋時,竇建德說:“李世勣身爲唐臣,爲我所虜,不忘本朝,乃忠臣也,其父何罪?”
竇建德在此作出了一個讓人意外,卻又是最明智的選擇。誅殺李蓋固然可以發泄自己的憤怒,但絲毫改變不了李世勣復叛投唐的事實。
既然改變不了,何苦給自己加上一個濫殺無辜的惡名?失去李世勣已經是一種損失,何苦爲了泄憤讓自己導致更大的損失?
竇建德強忍心頭的怒火,以一種常人少有的高姿態當衆宣佈赦免了李蓋。在這一刻,仁者的非凡胸襟、智者的深謀遠慮以及王者的雍容氣度同時在他身上熠熠閃光。
這就叫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