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不屑於跟他說話,命宇文士及回答:“四海皆歸順吾皇,唯獨你阻撓大唐的聲威教化,這就是我們東來的原因!”
王世充接下來的這句話充分暴露了他對即將到來的這場中原大戰的恐懼。他說:“你我和平共存,休戰止兵,豈不更好?”
宇文士及最後給他的答覆是:“我們奉詔取東都,沒有奉命與你和解!”那一刻,王世充感覺有一道深秋的冷風正疾速掠過洛水河面,兇猛地打在他的臉上。
明年此刻,自己還能站在這洛水河邊嗎?王世充感到茫然。
這是他一生中從未有過的茫然。
面對四面合圍、聲勢浩大的唐軍,感到恐懼和茫然的絕不只是王世充一個人。他本人固然可以選擇對抗到底,但大多數將吏卻不願陪着他一塊玩完。
九月十三日,繼洧州、鄧州之後,王世充屬下的顯州(州治在今河南泌陽縣)總管田瓚率下轄的二十五個州全部投降唐朝。數日後,尉州(今河南尉氏縣)刺史時德叡(ruì)又率下轄的杞州(今河南杞縣)、夏州(今河南太康縣)、陳州(今河南淮陽縣)等七個州歸降。李世民全部保留各州縣長官的官職,只將州名做了改動。黃河以南的其他州縣見狀,也紛紛舉城而降。
這一連串大規模的叛降行動對王世充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因爲它不但極大地削弱了王世充的勢力,而且將他的地盤肢解得七零八落,致使北面的洛陽、南面的襄陽(今湖北襄樊市)和剩下來的其他城邑皆被唐軍一塊一塊地分割包圍,彼此道路阻斷,消息隔絕,只能各自爲戰。
在這樣的形勢下,王世充預感那些未降的城邑很可能也會叛降,只是時間遲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