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黑闥再犯大唐 (第1/5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八月初,正當復仇之神劉黑闥藉助突厥人的力量再度南下時,東突厥的頡利可汗也親率數十萬鐵騎大舉入侵唐朝邊境。
頡利可汗名叫阿史那咄苾,是啓民可汗的第三子、始畢可汗和處羅可汗的弟弟,他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即位時,正值東突厥達到全盛之際,擁有雄兵百萬,所以極爲驕狂,一直有侵凌中原之心。而武德初年的李淵出於天下未定、內戰頻仍的原因,只好對其採取綏靖策略,始終以防禦爲主,不願與突厥全面開戰。
自從李淵入據長安開創大唐後,東突厥與李唐王朝之間的戰爭總是時斷時續,規模雖然不是很大,但從未完全停止。突厥人雖然在李淵起兵初期曾對他提供援助,但到了李淵登基稱帝、勢力逐漸壯大之後,突厥人就轉而支持其他的割據勢力,一意對李唐王朝進行制衡。幾年來,東突厥曾經不遺餘力地支持過薛舉、李軌、劉武周、梁師都、竇建德、王世充等等,目的就是讓他們與李淵相互制約,以便坐收漁翁之利。
只不過讓突厥人沒有想到的是,李唐崛起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短短几年間便有一統天下之勢,而那些原本與其勢均力敵的割據羣雄則一一敗亡、灰飛煙滅。到了武德五年,突厥人手中的籌碼只剩下梁師都、劉黑闥、高開道以及劉武周的部將苑君璋。就這幾隻阿貓阿狗,顯然已經不能對李淵構成威脅。
這種一邊倒的局面是突厥人最不願看見的。一個統一而強大的中原王朝的興起,對突厥人而言只會有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此次頡利可汗親率大軍南下,就是想挫一挫李唐的銳氣,讓李唐感受一下突厥人在軍事上的強大威脅,對突厥心存忌憚;當然,就像突厥軍隊每一次南下所做的那樣,劫掠金銀財帛也是他們此次南侵的題中之義。
這一年八月十日,頡利可汗從雁門入侵,隨即兵分兩路,他自己親率十五萬,攻擊李唐的發祥地幷州,另一路攻擊原州(今寧夏固原縣)。
突厥人大兵壓境、來勢洶洶,李淵不敢掉以輕心。八月十一日,李淵命唐軍兵分四路,由太子李建成率一路出豳州(今陝西彬縣),迎戰突厥的西路軍;由秦王李世民率一路出泰州(今山西河津縣),迎戰突厥主力東路軍;另派雲州總管李子和(郭子和)奔赴雲中(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從側翼攻擊頡利大軍;最後由左武衛將軍段德操奔赴夏州(今陝西靖邊縣北)切斷突厥西路軍的後路。
雖然進行了周密部署,但李淵還是不希望與突厥全面開戰。他隨即召開廷議,向百官詢問戰和之策。曾多次出使東突厥的太常卿鄭元璹說:“開戰則加深與突厥的積怨,以臣之見,還是和解比較有利。”中書令封德彝則認爲:“突厥人自恃兵強馬壯,歷來有輕視中國之心,若不戰而和,則是向敵人示弱,突厥日後必定捲土重來。臣認爲應當奮勇還擊,先打幾場勝仗再來講和,如此方可彰顯我大唐恩威!”
李淵最終採納了封德彝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