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 (第2/6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我們翻閱史籍時不難發現,長孫皇后身上最值得後人稱道的第一個優點就是——盡力輔佐,但絕不幹政。
早在長孫氏還是秦王妃的時候,就在政治上爲李世民提供了很大的助力。當時李世民正和太子齊王鬥法,在後宮這條戰線上顯然處於下風,於是長孫氏便“孝事高祖,恭順妃嬪,盡力彌縫,以存內助”,爲李世民最終成功奪嫡創造了許多有利條件。而玄武門事變當天,長孫氏更是和李世民一起站在了第一線,既解除了李世民的後顧之憂,更堅定了李世民及其麾下將士的信心和鬥志。
正是由於一路走來,長孫氏能夠與李世民一起沐風櫛雨、同生死共進退,所以李世民登基之後對長孫氏更爲倚重,時常想和她討論朝政,可長孫氏卻說:“‘牝雞之晨,唯家之索。’妾婦人,安敢豫聞政事!”(《資治通鑑》卷一九一)李世民堅持要和她討論,可長孫氏卻始終保持沉默。
長孫氏不但自己絕不幹政,而且極力避免讓自己的親族掌握太大的權力。
在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的衰亡都和外戚擅權有直接關係,比如兩漢在這方面就表現得非常典型。長孫氏從小在舅父高士廉的影響下熟讀經史,自然對此深懷戒懼。所以在貞觀元年七月,當李世民準備擢升長孫無忌爲宰相的時候,長孫氏就極力勸阻,對李世民說:“妾既託身紫宮,尊貴已極,實不願兄弟子侄佈列朝廷。漢之呂、霍可爲切骨之誡,特願聖朝勿以妾兄爲宰執。”(《舊唐書?文德皇后長孫氏傳》)
可李世民不聽,執意任命長孫無忌爲尚書右僕射、兼吏部尚書、左武侯大將軍。
如果長孫皇后不再表示反對,默認了這件事,那人們似乎就有理由懷疑——她先前的勸阻只不過是一種欲迎還拒、故作謙讓的作秀罷了。
然而,長孫皇后絕不是作秀。詔書一下達,她私下裏立刻去找他的兄長,堅決反對他接受任命。長孫無忌沒辦法,只好向李世民一再請辭。最後搞得李世民也很無奈,只好改授他開府儀同三司的榮譽銜。至此,長孫皇后才如釋重負。
長孫兄妹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兄長,叫長孫安業,比他們兄妹年長許多,是一個“嗜酒無賴”的紈絝子弟。當長孫兄妹尚且年幼之時,他們的父親長孫晟亡故,長孫安業立刻把兄妹二人趕出了家門,讓他們去投靠舅父高士廉。
當時的長孫安業當然不會想到,被他趕出家門的這兩個孩子日後居然飛黃騰達,一個成了帝國的宰相,一個成了天下最有權勢的女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