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長安 (第2/3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長安,是每個中國人的精神故鄉。
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都市,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它東西長9721米,南北寬8651米,全城周長36.7公里,面積約84平方公里,是明清時期北京城的1.4倍,是古代羅馬城的7倍。城內共有三個建築羣:位於北部正中的是宮城,爲皇帝和皇族所居;宮城南面是皇城,面積比宮城略大,是中央政府機構所在地;宮城和皇城之外是外郭城,爲居民區和商業區。
整座長安城規模宏偉,佈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外城四面各有三個城門,貫通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幹道。而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則是一條標準的中軸線,它銜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城的明德門,把長安城分成了東西對稱的兩部分,東部是萬年縣,西部是長安縣,東、西兩部各有一個商業區,稱爲東市和西市。城內南北有11條大街,東西有14條大街,把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110坊,其形狀近似一個圍棋盤。
長安的每條街道都筆直而寬廣,其寬度達到了今人咋舌、近乎奢侈的地步。比如南北主幹道朱雀大街的寬度就達150多米,而今天中國的“第一街”——北京長安街最寬的地段也沒有超過120米。再如位於宮城與皇城之間的承天門橫街,寬度更是達到441米,堪稱人類有史以來最寬的街道,其氣勢之雄偉令人歎爲觀止!
這些寬闊平坦的街道兩側大多種有整排的槐樹和榆樹,而宮城與皇城中遍植梧桐和垂柳,整座城市綠樹成蔭,風景宜人,既繁華熱鬧,又不失幽雅和靜美。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長安東北部的龍首原上初建了大明宮。龍首原地勢高聳,可以俯瞰整座長安城,故而大明宮的氣勢遠比太極宮更爲煊赫。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李治又對大明宮進行了擴建,使其功能更爲完備,規模更爲宏大。從此,大明宮取代太極宮,成爲唐朝皇帝的起居和聽政之所。
大明宮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爲宏大、規制最爲嚴整、規劃最具特色的宮殿建築羣,其周長爲7.6公里,面積達3.2平方公里,是明清紫禁城的4.5倍;宮城四面有11座城門,東、西、北三面都有夾城,南部有三道宮牆護衛;目前已探明的殿、臺、樓、亭等基址共有40餘處。在大明宮的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大明宮就是以這三個宮殿羣爲中心組成的。其中,含元殿是大明宮正殿,是唐朝皇帝舉行朝會大典以及閱兵、獻俘等重大儀式的殿宇;此殿殿基高達15.6米,面闊75.9米,進深41.3米,面積達3134.67平方米,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宮殿——北京故宮太和殿面積的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