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君入甕:酷吏的終局 (第1/9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興是雍州長安人,自幼學習法律,深諳帝國的典章律令。高宗時代,周興曾以河陽縣令的身份被召見,在朝堂上對答如流。高宗大爲賞識,準備予以擢用。可週興退下之後,就有人告訴高宗,說周興不是科舉出身,不便入朝任職,高宗頗爲遺憾,只好作罷。周興不知道事情已經黃了,還天天帶着滿腔希望入宮,眼巴巴地等着皇帝和宰相給他封官。宰相們都在背後笑他沒有自知之明,可就是沒人把真相告訴他,任他天天坐在朝堂外頭傻等,後來一個叫魏玄同的宰相實在看不下去,就好心對他說:“周興啊,你升職的事兒還要研究研究,我看你還是先回去吧。”
周興聞言,一顆火熱的心頓時跌入了冰窖。他誤以爲是這個叫魏玄同的宰相擋了他的升官之路,從此就牢牢記住了這個人。此後周興雖然也通過長期的勤勉苦幹升至尚書省都事,但仍然是個不入流的芝麻綠豆官,整天只能埋首於如山的公文中,忙忙碌碌,抄抄寫寫,出人頭地的希望日益渺茫。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武周革命的時代大潮轉瞬來臨,告密求官之風迅速席捲天下。當週興驀然從高高的公文堆中抬起頭來時,他又驚又喜地發現——一夜騰達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周興隨即躊躇滿志地加入了告密的行列,並很快就被武曌看中,旋即從芸芸衆生中脫穎而出,開始了他名聞天下的酷吏生涯。
一個半輩子以法律爲業,專門維護公序良俗的法官,到頭來竟然變成了踐踏法律,專以羅織陷害爲業的酷吏,這種極具顛覆性的人生經歷不但沒有給周興帶來困擾,反而令他如虎添翼。雖然那些法律知識不能起什麼正面作用,但卻足以讓他的羅織和刑訊手段比別人更專業,更狠毒,更致命,當然也就更加高效。周興因其所長大展拳腳,在武周革命前夕替武曌清除了數以千計的異己和政敵,從此青雲直上,歷任司刑少卿、秋官侍郎、文昌右丞。
垂拱四年初,周興奉命審查郝處俊(當年堅決反對武后攝政的宰相)的孫子郝象賢謀反案,很快就將其滿門抄斬。隨後,因武曌準備全力剷除李唐宗室,命御史蘇珦審理韓、魯諸王謀反案,可書呆子蘇珦卻始終審不出個子醜寅卯,所以武曌立刻讓周興接手。而周興則不費吹灰之力就讓韓、魯諸王全部懸樑自盡了。死無對證,案子自然輕鬆搞定。人們在背後罵他製造冤案,周興卻洋洋自得地說了這麼一句話:“被告之人,問皆稱枉;斬決之後,鹹悉無言。”
永昌元年,周興終於把目光轉向當年的“仇人”——宰相魏玄同。他只不過隨便捏造了一個罪名,武曌便下令把魏玄同賜死於家。有人勸魏玄同也去告密,藉此表明清白。可魏玄同深知自己難逃周興魔爪,說:“人殺鬼殺,亦復何殊?豈能做告密人邪?”(《資治通鑑》卷二〇四)隨即從容赴死。稍後,周興又誣告右武衛大將軍黑齒常之謀反,將其逮捕下獄。當年十月,黑齒常之不堪其辱,自縊於獄中。
天授元年,周興又受命除掉了高宗的兩個庶子:澤王李上金和許王李素節。
辦完這一系列大案後,周興不僅當之無愧地成爲武周革命的一大功臣,而且儼然已是酷吏行業中的老大。
然而,周興絕對沒有想到,就在他自以爲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女皇武曌的翻雲覆雨手就已經向他的頭頂罩了下來。
因爲革命已經成功,同志當然就可以躺下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