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冠,還是枷鎖? (第1/8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政變後的第三天,相王李旦的五個兒子全部進入帝國的政治和軍事高層。平王李隆基擢升爲殿中監、同中書門下三品,長子宋王李成器爲左衛大將軍,次子衡陽王李成義爲右衛大將軍,四子巴陵王李隆範爲左羽林大將軍,五子彭城王李隆業爲右羽林大將軍。
同日,剛剛升任中書侍郎兼“三級宰相”的鐘紹京也正式加封“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平公主的另一個兒子薛崇訓也升任右千牛衛將軍。
由於朝廷的整個局勢已經牢牢掌控在相王父子手中,所以,出於安定人心的考慮,相王父子決定放過幾個僥倖未死的後黨成員,只對他們作貶謫外放的處理。如駙馬都尉楊慎交、中書令蕭至忠、兵部尚書韋嗣立、中書侍郎趙彥昭、吏部侍郎崔湜等人,均被貶爲地方刺史。
讓李隆基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一切都已塵埃落定的時候,那個失蹤多日的王毛仲居然又回來了。
他在外頭躲了好幾天,看見臨淄王已經大獲全勝,再也沒有任何危險了,才帶着一臉的尷尬和歉意回到了王府。
像這種貪生怕死,臨陣脫逃的傢伙,李隆基完全有理由把他一腳踢飛。可李隆基沒有這麼做。他原諒了王毛仲,並且同樣給予他功臣待遇,封了他一個龍武將軍的官銜。
李隆基之所以對王毛仲既往不咎,當然不僅僅是出於寬宏之心,也不僅僅是念及多年的主僕情誼,而是因爲現在還是用人之時,與其拿他問罪,不如讓他常懷愧悔之心,以備日後將功補過。
後來的事實證明,李隆基這麼做是對的。幾年後,當他和太平公主圍繞着帝國的最高權力展開又一輪生死博弈時,王毛仲果然衝鋒在前,真正做到戴罪立功了。
李隆基的這種馭人手段,就叫使功不如使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