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第1/8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到當上太子,再到登基爲帝,他身邊的主要謀臣先後有劉幽求、崔日用、姚崇、宋璟、張說、郭元振等人。這些人都曾經入閣拜相,在李隆基走向皇帝寶座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爲其最終登上權力巔峯發揮了不可小覷的作用。然而,也是在這一路上,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政治博弈越演越烈,於是這些元勳功臣一個個相繼落馬,全部被罷去相職,多數還被逐出了朝廷。
其中,崔日用最早被貶爲荊州長史;接着是姚崇和宋璟,被貶爲地方刺史;然後是張說和郭元振,張被罷爲尚書左丞,貶至東都,郭被罷爲吏部尚書,後轉兵部尚書;最後是劉幽求,下場最爲不堪,被剝奪一切職務,披枷帶鎖流放嶺南。
在太平一黨看來,當這些人被一個個清除出權力中樞之後,李隆基就只能算是一個光桿司令了。
然而,事實並不像太平一黨所想象的那樣。
李隆基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在上述那些衆所周知的謀臣之外,李隆基身邊一直隱藏着一個得力心腹,只因此人入仕很晚,資歷較淺,而且刻意表現得非常低調,所以並不爲人所熟知,自然也就沒有引起太平一黨的警覺。
這個人就是時任中書侍郎的王琚。
跟朝中一般的官員比起來,王琚的人生顯得頗有傳奇色彩。
他是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人,少時即爲孤兒,但是人很聰明,富有才略,喜歡術數煉丹之學。他有一個叔父在武周時期官至鳳閣侍郎,王琚估計是得到了這個叔父的照顧和薦引,所以在神龍初年進入東都,與中宗駙馬王同皎交往,頗受器重,漸漸成了王同皎的密友。
當時,武三思擅權亂政,極力打壓異己,尤其是對五大臣進行了殘酷的打擊迫害。作爲神龍政變的功臣之一,王同皎自然是感到義憤填膺,故時常與王琚等一幫好友在私下裏議論朝政,甚至談起了刺殺武三思的計劃。王琚聞言,欣表贊同。但是,讓王琚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還沒來得及動手,王同皎就被宋之問兄弟出賣了,旋即被斬首,家產抄沒。王琚擔心受到株連,趕緊逃亡到了江都(今江蘇揚州市),從此隱姓埋名,在一個富商家裏做了教書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