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盡,良弓藏 (第2/8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七月初三的政變中,郭元振因率兵“侍衛”(實則軟禁)太上皇有功,事後進封代國公,賜食邑四百戶,賞綢緞一千匹。這當然是極大的榮寵。幾乎所有人都認爲,這個位極人臣,功高權重的郭元振一定可以在玄宗一朝榮寵一生,富貴終老,包括郭元振自己都對此深信不疑。
但是,他萬萬沒有料到,這一切都只是過眼雲煙。
短短三個月後,他一生的榮寵就都化成了夢幻泡影……
這一年十月十三日,玄宗李隆基在驪山(今陝西臨潼縣東南)腳下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閱兵式,集結的部隊多達二十萬人。平原上大風獵獵,旌旗招展,軍陣綿延五十餘里。李隆基一身戎裝,御駕親臨,文武百官隨駕扈從。整個閱兵式規模空前,場面極爲壯觀。
作爲宰相兼兵部尚書,郭元振自然是這場大閱兵的總指揮,同時也是最高責任人。
閱兵式開始後,所有人都興致勃勃,惟獨觀禮臺上策馬而立的天子一直眉頭緊蹙,臉色陰沉。
沒有人注意到天子的臉色,當然更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閱兵式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天子李隆基突然發出一聲怒喝,命人即刻逮捕郭元振。隨行百官盡皆失色,目瞪口呆,不知道天子這是唱的哪一齣。還沒等他們回過神來,郭元振已經被五花大綁地帶到了帥旗下。李隆基二話不說,當即以“軍容不整”爲由,下令將郭元振就地斬首。
面對這從天而降的殺頭罪名,郭元振驚駭莫名,嚇得說不出一句話。和他同樣感到震駭的,還有與他同爲功臣的劉幽求和張說。先天政變後,劉幽求已入朝擔任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封徐國公;張說也已官任中書令,封燕國公。此時此刻,雖然他們和在場衆人一樣都感到有些手足無措,且一時也摸不清天子突然變臉到底意味着什麼,但無論是作爲百官之首的宰相,還是作爲與郭元振有着相同背景的功臣元勳,劉、張二人都沒有理由對此保持緘默。於是天子話音剛落,劉幽求和張說便雙雙跪倒在天子馬前,高聲諫言:“元振有大功於社稷,不可殺!”(《資治通鑑》卷二一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