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光復,李泌歸山 (第2/9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九月二十七日,唐軍進抵長安西郊的香積寺,以河西節度副使李嗣業領前軍,郭子儀領中軍,關中節度使王思禮領後軍。同日,燕將安守忠、李歸仁也率十萬大軍在香積寺以北擺開了陣勢。
這是自安史之亂爆發以來,唐、燕兩軍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
這場戰役將決定長安的命運,也將決定帝國的命運。
燕將李歸仁率先出陣挑戰,唐軍的前鋒部隊迎擊,將其擊退,旋即挺進燕軍陣地。燕軍全軍出動,很快逼退了唐軍,並直撲唐軍的輜重部隊。唐軍陣腳大亂,紛紛向後潰退。前鋒主將李嗣業對左右時:“今日若不以身擋賊,我們就全完了!”隨即脫掉鎧甲,赤裸上身,躍馬橫刀立於陣前,厲聲命令士兵們不許撤退。可在燕軍凌厲的攻勢之下,士卒們還是爭先恐後地往後跑。李嗣業大怒,揮舞長刀左砍右劈,將那些逃兵連人帶馬砍得血肉橫飛,一連砍翻了數十人,總算穩住了陣腳。
隨後,李嗣業重新集合前軍部衆,命他們結成長刀陣,橫向排開,如牆而進。而且,李嗣業還帶着前軍的所有將領衝在士卒前面,率先殺進了燕軍軍陣。
在主將身先士卒的激勵之下,唐軍士氣大振,戰場上的形勢隨之逆轉,燕軍開始節節後退。
在這場決定帝國命運的戰役中,不僅是李嗣業這種勇冠三軍的猛將表現出了一貫的英勇,就連半年前在武功不戰而逃的唐將王難得也拿出了難得的勇氣。混戰中,他爲了救一個身陷重圍的副將,被燕軍一箭射中眉骨。王難得狠狠把箭拔掉,結果皮開肉綻,額頭上的一塊皮還垂下來遮住了眼睛。王難得大怒,乾脆把皮也撕了,帶着滿臉鮮血,仍舊奮勇拼殺,一直往前突進。
兩軍開戰前,安守忠知道自己的兵力比唐軍少,便在戰場東面埋伏了一支精銳,準備趁雙方激戰正酣時,再出其不意,繞到唐軍背後突襲。唐軍斥候偵察到了這支伏兵,立刻稟報中軍主將郭子儀。郭子儀即命左廂兵馬使僕固懷恩帶上一支回紇騎兵,直撲燕軍埋伏之處,迅速將這支伏兵殲滅。
得知伏兵全軍覆沒的消息後,燕軍士氣頓時大挫。李嗣業乘勢與回紇兵團一起迂迴到敵軍陣後,阻斷了燕軍的退路,與郭子儀的中軍對燕軍形成了前後夾擊。
至此,燕軍終於全線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