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的回紇人 (第2/7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思慮及此,史朝義隨即修書一封,派人送給了回紇的登裏可汗,說:“唐室相繼出現大喪,如今中原無主,可汗最好火速發兵,與我一同攻取長安,收其府庫。”不出史朝義所料,一見到“府庫”二字,登裏可汗的眼睛立馬就亮了。
其實,早在史朝義發信之前,登裏可汗就已知道玄、肅二宗病歿的消息了。他的反應和史朝義一樣,也是心癢難耐,蠢蠢欲動。如今史朝義既然主動提出跟他聯手,登裏可汗當然不會錯過這個趁火打劫的大好機會。
寶應元年夏天,登裏可汗親率大軍南下,兵鋒直指關中。
此時的唐帝國由於連年戰亂,致使州縣殘破,滿目瘡痍。回紇軍隊一路南下,沿途所見幾乎都是一片廢墟,由此更生“輕唐之志”。
然而,當登裏可汗率部進至三受降城時(三城分別位於今內蒙古五原縣西北、包頭市、托克托縣南),令他尷尬的一幕發生了。
就在他大舉南下的同時,唐代宗李豫也已派遣使者劉清潭北上,準備與回紇重修舊好,請求發兵一同征討史朝義。可當劉清潭千里迢迢趕到回紇王庭(今蒙古哈爾和林市)時,登裏可汗早已起兵南下。劉清潭慌忙又掉頭往回趕,終於在三受降城一帶追上了回紇軍隊。他立刻向登裏可汗呈上國書,稱:“先帝雖棄天下,今上繼統,乃昔日廣平王,與葉護共收兩京者也。”(《資治通鑑》卷二二二)
登裏可汗就是當年的葉護王子,與當時的廣平王李俶曾結爲兄弟。雖說出於政治目的而結拜的所謂兄弟一文不值,但此時的登裏可汗也不免有幾分尷尬——畢竟人家剛剛登基,自己就悍然入寇,不僅有違道義,而且是師出無名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恰恰是李豫剛剛登基,權力未穩,纔是趁火打劫的好機會!一想起長安的“府庫”,登裏可汗的眼前總是金光閃閃。要是不趁此機會狠狠幹他一票,登裏可汗實在是心有不甘。更何況,他這次幾乎把回紇的精銳全都拉出來了,這些兄弟可都是眼巴巴地等着分戰利品呢,總不能讓他們兩手空空地回去吧?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管他出師有名還是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