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倒猢猻散:史朝義的末日 (第2/7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僕固懷恩讓回紇軍隊駐守河陽,命其子右廂兵馬使僕固瑒及朔方兵馬使高輔成率步騎一萬多人乘勝東進,旋即又克復鄭州。史朝義一路向東逃竄,到了汴州(今河南開封),他屬下的陳留節度使張獻誠卻緊閉城門,拒絕收容。史朝義萬般無奈,只好亡奔濮州(今山東鄄城縣)。史朝義前腳剛走,張獻誠後腳就打開城門,棄暗投明了。
燕軍終於跑了,兩度失陷於叛軍之手的東京洛陽終於又回到了李唐王朝的懷抱。
然而,此刻的洛陽百姓做夢也不會想到——唐回聯軍非但沒有給他們帶來福音,反而給他們帶來了一場空前的災難!
大唐官軍和回紇友軍浩浩蕩蕩地開進洛陽後,總共幹了四件事——燒,殺,擄,掠。把洛陽掃蕩一空後,唐回聯軍又變本加厲,一鼓作氣洗劫了鄭州、汴州、汝州等地。(《資治通鑑》卷二二二:“回紇入東京,肆行殺略,死者萬計,火累旬不滅。朔方、神策軍亦以東京、鄭、汴、汝州皆爲賊境,所過擄掠,三月乃已,比屋蕩盡,士民皆衣紙。”)
中原的士紳百姓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眼前這些窮兇極惡的強盜就是他們日思夜盼的“官軍”!
他們目瞪口呆,心膽俱喪,久久回不過神來。
等他們清醒過來時,房屋被燒光了,財產被搶光了,膽敢反抗的人都被殺了,活着的人身上的衣服也全被扒光了。所謂“士民皆衣紙”,就是無論官商士民還是男女老幼,全都被扒得一絲不掛,只能隨便抓幾張紙來遮羞。當然,這最後一項遮羞物大兵們是不會搶的,因爲紙對他們毫無意義。
熊熊大火在洛陽等地燃燒了數十天,燒殺擄掠整整持續了三個月。當劫後餘生的大唐子民們穿着薄薄的“紙衣”佇立在焦黑的廢墟上、蜷縮在深冬的冷風中,他們肯定都在苦苦思索一個問題——爲什麼叛軍來了這一切都沒有發生,而官軍來了這一切就都發生了呢?
同時引發的問題是:什麼叫淪陷?什麼叫光復?誰是官兵?誰是寇賊?其實,早在代宗派僕固懷恩去跟登裏可汗談判的時候,洛陽及附近州縣就已經被李唐朝廷作爲利益交換的籌碼出賣給回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