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入長安 (第1/9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唐自立國以來,不斷開疆拓土,擴張勢力範圍,在帝國的西北邊境和整個廣袤的西域設置了數個都督府和都護府,下轄衆多州縣。至開元中期,唐帝國在西北和西域分別設置了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等節度使,而且每年都從關東地區徵調精壯士卒戍邊,一方面開展大規模屯田,以供軍需;一方面開闢了大量牧場,畜養戰馬和牛羊;在所有重要的城堡和要塞之間,日夜都有巡邏騎兵來往遊弋。
大唐帝國就這樣在長達萬里的邊境線上,構築了一個龐大、堅實、嚴密的邊防體系。多年來,雖然吐蕃從未停止過對唐朝西北邊境的侵擾,但始終未能有效突破唐朝的邊防,更沒有機會長驅直入。
然而,自從安史之亂爆發後,帝國的邊防體系就名存實亡了。
李唐朝廷爲了平定這場前所未有的叛亂,把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等邊防重鎮的精銳部隊全部調回國內,只留下一些老弱殘兵駐守。吐蕃軍隊乘虛而入,自大震關(今甘肅張家川縣東南)東進,先後攻陷蘭州(今甘肅蘭州市)、廓州(今青海化隆縣)、河州(今甘肅臨夏市)、鄯州(今青海樂都縣)、洮州(今甘肅臨潭縣)、岷州(今甘肅岷縣)、秦州(今甘肅天水市)、成州(今甘肅禮南縣)、渭州(今甘肅隴西縣)等地,盡取河西、隴右之地。
在吐蕃軍隊的不斷蠶食下,短短數年間,帝國西北部的數十個州相繼淪陷。到代宗登基時,鳳翔(今陝西鳳翔縣)以西、邠州(今陝西彬縣)以北的唐朝國土,已全部落入吐蕃人的手中。
廣德元年(公元763年)七月,吐蕃再次向唐朝發起大規模進攻,邊境守將頻頻告急,可當時正恃寵擅權的宦官程元振卻置若罔聞,只將其視爲一般性襲擾,既不上奏代宗,也不發兵禦敵。吐蕃軍隊遂長驅直入,很快就打到了涇州(今甘肅涇川縣)。唐涇州刺史高暉不僅放棄抵抗,舉城而降,而且替吐蕃人充當嚮導,領着敵軍深入關中。直到吐蕃大軍越過邠州(今陝西彬縣),代宗李豫才驚聞吐蕃入寇的消息。
十月二日,吐蕃大軍已迅速進抵奉天(今陝西乾縣)和武功(今陝西武功縣西),一時京師震恐,代宗急命雍王李適爲關內元帥,同時起用郭子儀爲副元帥,命他火速進駐咸陽組織防禦。
社稷有難了,已經被晾了不少日子的郭子儀才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然而,此時的郭子儀卻是一個光桿司令。
因“閒廢日久,部曲離散”(《資治通鑑》卷二二三),此時郭子儀可以直接調動的兵馬只有麾下的二十名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