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載:弄權者的下場 (第1/8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成功翦除魚朝恩的那一天起,元載就開始得意忘形了。他經常在大庭廣衆中口出狂言,稱自己文可安邦,武可定國,腹有經綸,胸懷韜略,古往今來,無人可及!
每當這種時候,聽衆就會陣陣反胃、噁心不已,可元載卻總是洋洋得意、樂此不疲。
沒有人會否認,元載這個人確實有才;可與此同時,滿朝文武也沒有人不知道——元載這傢伙無德!帝國朝政一旦被這樣一個有才無德的人把持,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史稱魚朝恩死後,元載“弄權舞智,政以賄成,僭侈無度”,其小人得志的醜惡嘴臉比魚朝恩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這種人的手底下幹活,正直的人肯定沒什麼好果子喫。當時,有個叫楊綰的吏部侍郎,爲人正直,性情耿介,從不依附元載,而且在遴選官員時總是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這對“政以賄成”、賣官鬻爵的元載自然是一大阻礙。元載視其爲眼中釘肉中刺,總想找機會把他拿掉。
大曆五年三月底,一個叫徐浩的嶺南節度使盯上了吏部侍郎這個肥缺,遂“傾盡南方珍貨”賄賂元載。據說這個徐浩在地方上聲名極臭,以“貪而佞”著稱,可元載纔不管他臭不臭,他唯獨關心的就是一車一車拉到他府上的那些“南方珍貨”。幾天後,元載就把楊綰調到了清水衙門國子監,讓他擔任國子祭酒,同時把徐浩調入朝中,取代楊綰成爲新的吏部侍郎。
毫無疑問,這種只會花錢買官的爛人一旦掌握了中央的人事大權,以後想要升職或補缺的所有帝國官員肯定都要被“雁過拔毛”了;而被“拔毛”的官員到了任上,也肯定要千方百計從老百姓身上加倍搜刮回來。所以,無論什麼時代,“買官賣官”與“官員腐敗”必定是一對孿生子,有其一必有其二!
對於元載的所作所爲,代宗李豫當然不會不知道。可元載畢竟當了好幾年的宰相了,經驗豐富,能力突出,而且又有誅除魚朝恩之功,所以代宗還是不捨得拿掉他。
大曆五年年底,代宗找了個機會單獨召見元載,對他進行了一番深刻的批評教育,希望他能有所收斂,不要重蹈魚朝恩之覆轍。
然而,元載卻把代宗苦口婆心的勸導當成了耳旁風,仍舊我行我素,毫無半點悔悟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