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很堅挺,現實很疲軟 (第2/8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最後,李希烈實在是拿這個新任的節度使沒轍,只好在襄陽全境縱兵大掠一番,才悻悻然引兵而去。
李希烈大軍雖然撤走,但卻留了一個將領在襄陽,名義上說是留守軍隊物資,實際上是在襄陽插了根釘子。李承接管襄陽軍府後,差不多用了一年時間才讓軍政事務重新步入正軌。同時,李承也派出心腹數度前往許州和蔡州,暗中收買了李希烈的幾個親信,準備尋找機會幹掉李希烈。
至此,德宗朝廷與李希烈的關係已經走到了一個危險的邊緣,表面上雖然相安無事、波瀾不驚,但背地裏卻是劍拔弩張、暗流洶湧。
從建中二年冬天起,唐朝政府軍與叛亂諸藩展開了第二階段的較量。令德宗甚感欣慰的是,官軍在戰場上又取得了節節勝利。
先是在這年十一月初,朔方將領唐朝臣等人在徐州大破淄青和魏博的軍隊,一舉打通了被封鎖達半年之久的江淮運輸線。緊接着在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正月,馬燧等部又在洹水大敗田悅的魏博軍,斬敵二萬餘級,俘虜三千多人。
田悅帶着殘部一千餘人,連夜逃回老巢魏州,守城大將李長春卻閉門不納。
很顯然,李長春是想等官軍殺來後舉城投降。可直到第二天早上,李長春還是沒等到官軍,只好打開城門。田悅在城外凍了一夜,勃然大怒,一進城就殺了李長春,然後命令部衆全部登城據守。
然而,此時的魏州城內,僅餘士卒數千人,而且士氣極爲低落。尤其是那些陣亡將士的家屬,更是哭天搶地,滿街哀嚎,搞得整個魏州城人心惶惶。
田悅大爲憂懼,這是他繼任節度使以來遭遇的最嚴峻的一次信任危機。他意識到,如果不能儘快安撫人心、重振士氣,說不定還沒等官軍來攻,士卒們已經把他的腦袋砍下來獻給朝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