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帝師李泌 (第1/9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泚敗亡,長安光復,德宗接下來要對付的人當然就是李懷光了。
早在長安光復之前,德宗就已經下了一道詔書,歷數李懷光的種種罪惡,同時極力褒揚朔方將士的忠貞。在詔書中,德宗宣稱,念在李懷光過去對社稷有功的份上,可以赦免他的死罪,但是他擔任的太尉、中書令、河中、朔方及諸道節度使和觀察使等職,卻要全部罷免,另授予太子太保之職;其麾下所轄兵馬,命軍中將士推舉一個功高望重的人來統領;一旦這個人推選出來,朝廷立刻授予旌節。
詔書雖然很早就發佈了,但總要派一個人去宣詔纔行,否則李懷光也看不到。
回到長安的當天,德宗就迫不及待地向河中派出了一個宣詔使臣。
這個人就是孔巢父。
當初去魏博傳達中央精神,其實孔巢父是非常盡心盡責的,要不是那個該死的田緒興兵作亂,魏博的安定團結就實現了,他也不至於被搞得那麼難堪。爲此,孔巢父一直感到很遺憾。此次河中之行,他發誓一定要做得漂亮一點,把上次丟掉的臉面掙回來。
可是,孔巢父萬萬沒料到——他這次非但沒把臉面掙回來,反而還把小命弄丟了。
一到河中,孔巢父就擺出了一副特別嚴肅的公事公辦的樣子,把猛人李懷光的囂張氣焰一下子鎮了下去。在孔巢父同志的浩然正氣面前,李懷光自慚形穢,趕緊脫掉身上的官服,“素服待罪”。見此情景,李懷光的左右將士都忍不住長吁短嘆。雖然他們並不支持李懷光造反,但畢竟跟着他出生入死好多年了,現在看他一世功名毀於一旦,都不免替他惋惜。
通常情況下,受詔官員“素服待罪”其實不過是做做姿態,除非皇帝要將此人砍頭或流放,否則負責宣詔的特使是要請對方把官服重新穿上的。換句話說,待罪官員作這個姿態,目的是表明自己的悔過之意;而朝廷特使同樣也要作姿態,目的是表明朝廷的寬宏大量。不管這個受詔官員最終命運如何,反正這套官場太極都是要打一打的,這纔是上道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