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鎮:瘋狂奔馳的烈馬(上) (第1/8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歷史的兩頭往中間看,德宗在位的整個貞元二十年,大唐帝國就像是一駕行走在混沌黑夜中的馬車,看上去顯得了無生氣而且疲憊不堪。雖然天下再也不像建中年間那麼混亂,但是帝國的方方面面都看不出絲毫起色。人到中年的德宗李適就像歷史上的每一個守成之君那樣,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地守着祖宗留下的江山,既沒有智慧和能力讓它重綻盛唐時代的光芒,也不至於昏庸到把它失手打翻。
大唐帝國的馬車就這樣搖搖晃晃地依靠慣性在黑夜中前行。
如果說帝國是一駕馬車,那麼桀驁不馴的藩鎮就是一羣拉着帝國瘋狂奔馳的烈馬。儘管頭上套着馬繮、身上拴着車軛,可它們還是經常亂蹦亂跳,把老大帝國搞得險象環生、幾欲傾覆。進入貞元年間,雖然相當多的藩鎮還是野性未馴、我行我素,但畢竟沒有鬧出太大的亂子,只有“宣武”和“彰義”這兩匹烈馬最爲瘋狂,在相當一段時期內讓德宗朝廷疲於應付,傷透了腦筋。
宣武鎮(治所汴州,今河南開封市)的亂子是從貞元八年(公元792年)開始鬧起來的。這一年四月,宣武節度使劉玄佐病卒,德宗小心翼翼地徵求宣武軍方的意見,說:“調陝虢觀察使吳湊過去接任,可不可以?”
宣武軍方說可以,德宗鬆了一口氣,趕緊命吳湊走馬上任。
不料,吳湊剛剛走到半路,劉玄佐的女婿和侍衛親軍就突然發動兵變,擁立劉玄佐之子劉士寧爲留後,並磔殺數名傾向朝廷的文武將吏,劫持了朝廷派駐宣武的監軍宦官,脅迫朝廷發佈正式任命狀。
德宗慌忙問計於宰相。當時的宰相竇參說:“宣武將領大多暗中依附平盧(淄青)節度使李納,如果朝廷拒絕,恐怕宣武就會和平盧連成一氣了。”
德宗擔心建中年間的諸藩之亂重演,只好息事寧人,正式任命劉士寧爲宣武節度使。
然而,即便德宗想要息事寧人,可宣武並沒有從此太平。
因爲,依靠兵變上臺的劉士寧根本就不能服衆。劉士寧是個典型的“官二代”,昏庸淫亂,生性殘暴,行爲乖張。據說每次出門打獵都要帶上好幾萬人,比別人打仗帶的兵還多,而且總要跑到很遠的地方去打,往返一次就要好幾天,把隨從的將士搞得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