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藩的最後一戰 (第1/6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吳元濟敗亡後,兩河的跋扈藩鎮不免生出了脣亡齒寒的憂懼。
最恐懼的莫過於淄青的李師道。
李師道本以爲把鷹派宰相武元衡除掉,朝廷就會偃旗息鼓,鳴金收兵,沒想到憲宗卻力排衆議,決意死戰,還起用了同屬鷹派的裴度爲相。而裴度去淮西走了一趟,就輕而易舉地擺平了頑抗多年的吳元濟。不難想見,朝廷的下一個打擊目標肯定就是他和王承宗。
形勢的逆轉令李師道彷徨無措。他手下一個叫李公度的官員歷來傾向於朝廷,於是趁機勸他送上人質和土地,向朝廷謝罪,以免步吳元濟之後塵。計無所出的李師道只好聽從。
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正月,李師道遣使奉表,主動請求派長子入朝爲質子,同時獻出了沂、密、海三州之地,以表自己歸順朝廷的誠意。
憲宗接受了李師道的投誠,隨即派遣左散騎常侍李遜前往鄆州(淄青治所,今山東東平縣),名爲“宣慰”,實則是敦促李師道履行他的承諾。
李師道一服軟,河北那幾個尚在觀望的藩鎮更是慌了手腳,趕緊紛紛表態。
二月,橫海(治所滄州)節度使程權遣使上表,願帶着全族人一起入朝,把橫海鎮拱手還給中央。
四月,成德的王承宗也把兩個兒子送往朝廷爲質,同時獻出德、棣兩州,並自願將徵稅和官吏任免權歸還朝廷。
同月,盧龍的劉總也在大將譚忠的勸說下向朝廷上表,宣誓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