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宗登基 (第1/6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長慶二年,宰相們在朝堂上鬥得不可開交,而在地方上,藩鎮叛亂更是此起彼伏。這一年三月,也就是河北戰亂剛剛平息不久,武寧鎮又傳來了兵變的消息。
武寧鎮的治所在徐州,地處江淮,歷來是帝國的財賦重鎮。這個地方出了亂子,對朝廷顯然是一個沉重打擊。消息稱,發動兵變的人是武寧節度副使王智興,他在三月中旬驅逐了節度使崔羣,奪取了軍政大權,然後縱兵劫掠了中央鹽鐵專賣署在甬橋(今安徽宿州市)的轉運院,搶走大量財帛,同時洗劫了各道停泊在汴水(連接黃河與淮河的運河)的進奉船,甚至連過往商旅的貨物也強行搜刮了三分之二。
面對如此惡劣的反叛行徑,穆宗李恆很頭疼。
河北亂了,還可以依靠江淮的財賦發動一場平叛戰爭,如今江淮也跟着亂了,朝廷要拿什麼來打仗?
最後,穆宗只好再度採用他那屢試不爽的“平叛”法寶——妥協。
三月二十八日,亦即兵變爆發僅僅十多天後,穆宗就忙不迭地授予了王智興武寧節度使之職。
在飛揚跋扈、爲所欲爲的藩鎮面前,與其說李唐朝廷的底線是被一次次突破了,還不如說此時的朝廷已經沒有任何底線可言。
既然朝廷沒有底線,那麼造反也就成了一件低風險、高收益的事情了。這種好事,當然是人人搶着幹。這一年七月,宣武(治所汴州,今河南開封市)又爆發兵變,將領李介驅逐了節度使李願,自立爲留後。
眼看藩鎮叛亂已經從河北蔓延到了江淮和中原,再這麼亂下去,帝國遲早會分崩離析。穆宗意識到事態嚴重,不敢再輕易讓步了,連忙召集宰執大臣們商討對策。
大臣們分成了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