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之變:喋血大明宮 (第1/12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手遮天的大宦官王守澄死了,朝野上下的正直之士無不額手相慶。但是與此同時,他們對帝國的未來也生出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通過王守澄這件事,以及一年來朝堂上發生的一切,李訓和鄭注所表現出的陰險、狡譎和毒辣,足以令所有人不寒而慄。天子李昂讓這樣的人來把持朝政,除了製造更多的政治鬥爭和權力傾軋外,還能爲帝國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未來呢?
其實,人們不難理解文宗李昂急於澄清天下的迫切心情,全力打擊擅權亂政的朋黨、閹黨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起用李訓和鄭注這樣的野心家來做這些事情,無異於“前門驅虎,後門迎狼”,只能爲帝國朝政埋下更爲深重的隱患。
換言之,文宗這麼做,只能叫病急亂投醫。
而病急亂投醫的結果,往往是舊疾未愈、新病又發,最終只能把原本憂患頻仍的帝國,進一步推入更加深重的災難之中。
可是,文宗李昂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對於李訓和鄭注,他的寵幸是前所未有的。尤其對李訓,李昂更是給予了毫無保留的信任。“訓起流人,期年致位宰相,天子傾意任之。訓或在中書,或在翰林,天下事皆決於訓。而涯輩(宰相王涯等人)承順其風旨,唯恐不逮。自中尉、樞密、禁衛諸將,見訓皆震懾,迎拜叩首。”(《資治通鑑》卷二四五)
自從當上宰相之後,李訓快意恩仇,指點江山,深深品嚐了權力的美味。
在人間絕頂俯視芸芸衆生,真是一種妙不可言的感覺。
然而,與這種感覺相伴而來的,卻是一絲揮之不去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