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的人生巔峯 (第1/7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按照李德裕的計劃,朝廷此次討伐昭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河北的態度。如果成德與魏博願意奉詔,這場仗還沒開打,朝廷就已經贏了一半;可萬一他們拒不奉詔,並且跟昭義抱成一團,那麼朝廷就有陷入全面戰爭的危險了。
耐人尋味的是,面對朝廷的詔令,成德與魏博的反應截然不同。
成德節度使王元逵一接到詔令,就親率大軍南下趙州,並很快就攻克了邢州外圍的一座堡壘。可是,直到他的前鋒攻入邢州境內月餘,魏博的何弘敬卻依然按兵不動。
王元逵頻頻向朝廷呈上密奏,稱何弘敬首鼠兩端,不可不防。接到密奏後,李德裕當即對武宗說:“給何弘敬下一道詔書,稱朝廷準備派遣王宰(討伐昭義的主帥)率軍借道魏博,直取磁州。如此一來,何弘敬必然擔心朝廷打他的主意,不出兵也得出。”
武宗依計而行,隨即命王宰率部直趨魏博。
果然不出李德裕所料,何弘敬得到消息後大爲震驚,再也不敢耽擱,趕緊集結部隊匆匆北上,兵指磁州。
從會昌三年七月到次年年初,昭義軍在朝廷軍的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劉稹惶恐,不得不兩次上書請降,但均被李德裕斷然拒絕。
會昌四年(公元844年)閏七月,劉稹的心腹將領高文端向朝廷投誠,並提供了許多至關重要的軍事情報。朝廷軍利用這些情報,又打了好幾次勝仗,逐漸對潞州形成合圍之勢。八月,在王元逵與何弘敬的威逼下,作爲昭義財賦重鎮的邢、洺、磁三州又相繼歸降。至此,劉稹的敗亡已成定局。
眼見昭義大勢已去,劉稹身邊的兩個人就開始尋找退路了。
他們是劉稹的親信大將郭誼、王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