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之治:最後一抹輝煌 (第1/8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宣宗一朝,原本甚囂塵上的朋黨之爭終於漸次消歇,偃旗息鼓了,其原因除了兩黨的黨魁相繼離世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宣宗李忱擁有高超的馭臣之術。
關於宣宗駕馭百官的心機和手腕,還要從大中初年一個宰相的際遇講起。
這個宰相叫馬植,於大中二年五月入相,本來幹得好好的,可到了大中四年四月,卻突然被貶出了朝廷,外放爲天平節度使。此次貶謫事前毫無徵兆,令滿朝文武都大惑不解。
後來人們才知道,原來是一條腰帶惹的禍。
準確地說,是一條寶玉腰帶。
這條腰帶是御用物品,天子在不久前把它賞賜給了左軍中尉馬元贄。衆所周知,馬元贄是擁立宣宗即位的主要功臣之一,所以,不管天子在內心如何看待這個功高權重的宦官,反正在表面上,天子對他是極盡恩寵和禮遇之能事,從登基之後便賞賜不斷,這條腰帶只是爲數衆多的賜物之一。
可忽然有一天,在朝會上,宣宗李忱卻赫然發現——這條腰帶系在了宰相馬植的腰上。
這個發現非同小可。天子立刻產生了極大的懷疑和警覺。他當場質問馬植,這條腰帶是不是馬元贄送的。馬植已經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不敢隱瞞,只好道出真相。第二天,宣宗李忱就毫不留情地罷去了他的相職,將他貶出朝廷。
因爲一條腰帶而罷去一位宰相,這種事情乍一看會讓人覺得荒謬。可在宣宗李忱看來,這件事一點也不荒謬。
原因很簡單,首先,馬植與馬元贄本來就是同宗,而且一個是當朝宰輔,一個是得勢宦官,具有這種關係和身份的兩個人,原本就應該主動避嫌而不能走得太近。可如今,馬元贄居然把天子的賜物轉送給馬植,這意味着什麼呢?是不是有理由認爲他們私交很深,甚至有結黨的嫌疑?轟轟烈烈的牛李黨爭剛剛過去,所有人都對之記憶猶新,而在此前每一度你死我活的黨爭背後,都無一例外地站着宦官的身影。如今,宣宗李忱又豈能讓宰相宦官相互勾結的一幕在他面前重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