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被社會遺忘的人 (第1/6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乾符元年冬天,面對各地飛來的戰報,年僅十三歲的僖宗李儇自然是手足無措。
新任宰相鄭畋、盧攜經過一番緊張謀劃,隨即拿出了應對的辦法。命兗州、鄆州等道兵馬共同圍剿龐勳餘黨,又調派當初收復安南的功臣、時任天平節度使的高駢前往西川,抵禦南詔入侵。
高駢不愧是出色的將領。他一到西川,便親率五千精銳步騎主動出擊,大破南詔軍隊,並一直將其趕過了大渡河,砍殺並俘虜了大量敵軍,擒殺了十幾個蠻族酋長。隨後,高駢修復了邛崍關以及大渡河沿岸的各座要塞,又在戎州(今四川宜賓市)馬湖鎮構築城堡,派重兵駐守,號“平夷軍”;此外,還在南詔入蜀的必經之路和各個戰略要地修建城堡,每座城堡都派數千士兵駐防,從而在南詔軍隊面前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
從此,南詔軍隊再也不敢輕易入侵。幾年後,隨着南詔國王世隆的病卒,盛極一時的南詔王國便和李唐王朝一樣走向了衰落,而南詔與唐朝綿延多年的戰爭,至此終於畫上了句號。
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外患剛剛平息,風起雲湧的唐末農民起義便揭開了大幕。
第一根出頭的椽子是王仙芝。
王仙芝,濮州(今山東鄄城縣)人,於乾符元年十二月在長垣(今屬河南)起兵,次年六月殺回老家,攻佔了濮州和曹州(今山東定陶縣),士衆迅速發展到數萬人。天平節度使薛崇出兵進剿,卻屢屢被王仙芝擊敗。
緊跟着王仙芝浮出歷史水面的人,就是黃巢。
黃巢,冤句(今山東東明縣南)人,早年曾與王仙芝搭夥販賣私鹽,精於騎射,爲人任俠仗義。但是,他和王仙芝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他識文斷字,粗粗涉獵過一些儒家經典,可以算半個文人。所以,他也曾經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理想,試圖用知識改變命運,像所有讀書人一樣通過科舉走上仕途。然而,現實一次次地對他進行了無情的嘲弄和打擊。黃巢屢屢參加進士考,卻每一次都名落孫山。
黃巢覺得自己成了一個被社會遺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