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村誠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都有三重城牆——宮城、皇城和外郭,外郭周長六十里,城內有五十坊,外郭的東西南各有三門,北面有兩個門,一共十一個門。
城內有壯觀的寺院,高層的伽藍,色彩絢爛的琉璃瓦璀璨奪目。
將東西方的建築藝術精華融爲一體的高層建築林立,讓天空變得狹窄。從吐蕃、尼泊爾、印度等地傳來的佛閣、佛像和佛具等,體現着這裏對宗教的寬容。
世界各地的商人都聚集在這裏,他們看到如此壯觀如此規模宏大的都城,無不瞠目結舌。
忽必烈實現了成吉思汗當年以文化建國的設想。他以大都爲中心設置驛站,連接蒙古境內各領地,北到西伯利亞,南連大拔、緬甸,西面連接吐蕃、欽察汗國和伊利汗國。
忽必烈完善交通網絡的目的,是爲了加強統治,同時也爲對宋作戰作準備。
新國都的修建與對南宋作戰相輔相成,有條不紊地展開了。這些都體現了忽必烈的曠世才華。戰爭的同時有和平,建設的同時有破壞,國家建設和稱霸世界的戰略相輔相成。
一二六〇年,忽必烈曾派出郝經爲使者出使南宋,通知南宋自己已經即位,並教促南宋履行鄂州之戰時簽訂的停戰協定。但是,郝經剛進入南宋的領地,便被賈似道拘禁了。
這成爲忽必烈對宋宣戰的絕好藉口。他是這樣說的:“朕即位之後,深以戢兵爲念,故年前遣使於宋以通和好。宋人不務遠圖,伺我小隙,反啓邊畔,東剽西掠,曾無寧日。朕今春還宮,諸大臣皆以舉兵南伐爲請,朕重以兩國生靈之故,猶待信使還歸,庶有悛心,以成和議,留而不至者,今又半載矣。往來之禮遽絕,侵擾之暴不已。彼嘗以衣冠禮樂之國自居,理當如是乎?曲直之分,灼然可見。今遣王道貞往諭。卿等當整爾士卒,礪爾戈矛,矯爾弓矢,約會諸將,秋高馬肥,水陸分道而進,以爲問罪之舉……”
但是,忽必烈下詔之後卻遲遲沒有動武。他是想讓將士們聽完這個宣言之後,積蓄對宋的仇恨,隱忍自重,紮紮實實地充實軍備,等待戰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