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趙員外父親當家時,趙家確實也是灞上的良善人家,趙老爺子樂善好施,口碑很好,修橋鋪路,修建私塾,遇災年還會放粥救濟,是個人人稱讚的好人。只是到了趙員外時,他一心只顧着賺錢,沒少幹缺德事。
災年放貸,然後等百姓還不起貸,就收人家田。趙家這些年田產翻了多倍,許多田就是這麼來的。趙員外後來又搞起囤積糧食的買賣,更是低價收高價出,賺了不少黑心錢。
張超只得委婉的道,“爹,趙員外借了那麼多的貸,不馬上還可是很麻煩的,那些錢是借的捉錢令吏的,那是公家錢,不還就得喫官司。本息五千多貫,一時間想籌集哪有這麼容易。若拖的久了過了期,到時利又滾利,就更加要命了。”
京師地面,放貸的多是那些捉錢令吏、捉錢品子。這些人就是各大衙門裏專門負責放公廨錢借貸生息的,本來每人手上少則五萬錢,多則幾十萬錢放貸,並不算多。但這些人可不是那麼老實的,能成爲捉錢令史或捉錢品子的,一般都是地方上的勢家或者官僚子弟。
成爲官府的捉錢令吏和捉錢品子後,他們是免於瑤役的,而且他們還享有一個特權,那就是犯了事情,地方州縣無權拘捕審理他們,必須交由專門的有司審理。
這些放貸人往往打着官府的旗號,明明手裏只有五萬錢的官本,卻往往要添上幾十萬甚至更多的私錢,打着公廨錢名義放貸。而且收的息還更高,一旦有人還不起錢,到時起了糾紛,他們就以公廨錢的名義,把人弄到衙門追賬,到時還不了賬,直接抄沒家產抵賬。
這些放貸人,全都是有背景的。
趙員外一個京郊土豪,借的那些錢,不是借一個人的,而是借了好多個捉錢人的錢,這些錢都能算的上是公家錢,若是趙員外還不了,到時他家的商鋪田莊都得被充沒,估計還得是廉價抵債。
“都是鄉里鄉親,三郎,你看我們家先幫着借筆錢給趙員外,幫他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