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每畝納糧二升,外加五石。
看着這張單子,張超非常的憂傷和蛋疼,唐朝人怎麼這樣,怎麼專挑有錢人欺負?上次弄什麼戰爭稅和募捐,張超就被抽了一百多貫的血。如今定個上上戶,又要出一大筆血。
張家現在一千三百多畝地,畝納二升,這就是二十六石多,外還要加個五石,總共要出三十一石多糧。
這個糧還是不能免的,哪怕老爹是府兵,還是軍官,本是不課戶,可這筆糧卻少不得。
這筆糧,其實不算皇糧。俗稱地稅,其實正式名稱叫做義倉糧。
義倉,是在隋朝開皇年間創立。義倉的本意是由國家組織,以賑災自助爲目的民間儲備。
朝廷讓地方百姓每年秋按照戶等不同納糧,交給官府,存在義倉之中,以備災荒之年。待災荒之時,再由朝廷開義倉救濟災民。
本質上,這義倉的設立初衷是很好的。
但義倉雖是百姓自己納的糧,但真到了災年時,卻也不是能隨意開倉的。還得請示朝廷得到允許之後,才能開倉。而且納糧多的,也不是就能分的多。
到了唐朝,李家也開始於各地設立義倉,章程跟隋朝時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