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午後時分,陽光黯淡下來。
張超昨晚在青龍寺裏又住了一晚,跟知客僧人下棋閒聊之際,張超還成功的做成了一單生意。他向青龍寺推銷了自家的豆制產品,尤其是素雞。
素雞是豆制食品,但卻以素仿縈,口感與味道跟肉難以分辨,風味獨特。其主料是以豆腐皮千張捲成圓棍形,捆緊煮熟,切片過油,加調料炒制而成。甚至還能將共做成雞形、鴨形、魚、蝦等縈肉形狀。
據說素雞就是由和尚們發明的,寺院裏不能喫肉,於是和尚們作出了雞肉味的豆腐乾。
張家的素雞因爲有張超的祕方,因此非常獨特美味,雖然青龍寺自己也有飯堂,也會做豆腐做素雞,但味道可遠不如張家素雞,張家素雞真正做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晚上的時候,張超就用張家鋪裏送來的素雞親自做了幾道菜,雞鴨魚肉俱全,卻都是素雞做成,讓品償過的知客僧大爲驚歎。
於是,張超請他引見負責採購的僧人,一樁買賣很快談了下來。青龍寺裏,其實素雞用量很大,素雞更多的是用來做給那些在寺裏休息喫飯的香客們,以及暫時在寺中藉助的人。寺中僧是喫齋,但香客們卻不是喫齋的,可寺裏又不能提供縈腥,於是素雞做成的仿雞鴨魚肉的素席,就是非常受歡迎的一席。
青龍寺倒是想要張超的方子,但這方子張超並不隨意賣,主要還是僧人們比較小氣,出的價不高。要他們出的價高,張超倒真不介意,反正這樣的祕方他多的是。後代的許多烹飪方式以及菜式,其實在這時代都是獨一無二的。
好比炒菜現在就是張家溝才喫的到,歷史上到了北宋之時,炒菜都還是各大酒樓的招牌。但炒菜並不複雜,一得要有合適的炒鍋,二得有合適的植物油,三,當然還是得有一些充分的調味料了,再其次纔是炒菜的方法。
張超不賣,青龍寺倒也不強求,最後立了個口頭採購協議,以後張家向青龍寺送素雞以及其它一些豆製品,按月結款。
其實寺廟裏居住,也確實不錯,環境很好,也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