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超坐在那裏看着,一邊回憶着珠算口訣。他讀小學的時候,還專門有一門珠算課,那時每個學生還要買個算盤,天天背珠算口訣,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背的腦殼疼。
其實張超也早發現唐朝時其實已經有算盤的,但不叫算盤叫算板。
與後世的算盤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後世流傳的算盤是上二下五,而此時的算板卻是上一下四。
這種算板只能說是算盤的初始版,且此時並沒有相應成熟的珠算口訣。相反,算籌雖然看似落後,但到了此時,卻有一套很成熟的算式口訣,並且算籌攜帶方便,拿個小袋子就有裝上大把算籌,要計算時,隨時拿出來擺就行了。
看來這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還得經過自己的手才能真正發揚光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