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接下來了的日子裏,張超每天的生活都比較固定。早上起來了跟老爹練槍學騎射,然後去崇文館。
崇文館裏聚集了一大批名儒學者,張超給他們制訂了詳細的小學教科書編纂計劃,他們按照他的要求編寫,然後張超拉着馬周和岑文本做自己的助手,進行最後的審覈。
語文、數學、歷史……
一門門的課程,六個年級十二個學期的教材,這是一整套的教科書,工作量其實很大,好在人多,進展順利。新教材未完成之前,小學六個年級的學生,則還是讓他們讀些原來的書,如初小讀三字經千字文這些,高小的讓他們讀論語詩經等。
到了晚上,張超回到家後,坊裏國子學的陸德明和孔穎達還會趕到張家來了,跟着張超一起編字典,每天馬周和岑文本也都跟着過來了加班。
張超後來又拉了魏徵過來了,而孔穎達兩人則又把房玄齡和杜如晦也拉了過來了,這兩個是孔穎達他們在秦王府文學館的同僚,又正好是在張超隔壁。
房玄齡、杜如晦、魏徵還有馬周和岑文本他們對於編寫這本字典,都很有興奮。
八個人每天都要編書到很晚,字典的內容多,工程量更大,好在孔穎達和陸德明都是國子學的博士,他們從國子學裏弄了一大羣的學生過來了,多是些庶族子弟,這些人對於參與編書很積極。
張超八個負責的是框架,這些學生負責的是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