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書生皇帝劉義隆 (第1/12頁)
雲海孤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武帝拓跋燾一生英雄,生平只有一個對手,那就是南朝皇帝劉義隆。“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宋文帝劉義隆在歷史上是個飽受爭議的人物,既開創南朝有名的元嘉盛世,又有三次北伐兵敗的恥辱。人們習慣於以成敗論英雄,既然失敗就是笨蛋一個。誰去考慮他的對手是遠擊柔然、消滅匈奴、統一北方的蓋世英雄。元嘉北伐以平局收場,能夠和拓跋燾打個平手的人,其時也只有劉義隆。
壹 元嘉盛世
劉義隆,小字車兒,是劉裕第三子,中等身材,其貌不揚,博涉經史,善隸書,是個典型的書生。母親胡道安是淮南人,不知是何出身,京口建義後服侍劉裕,生下劉義隆,五年後因犯錯賜死,時年四十二歲。以此推算,嫁給劉裕的時候已經三十七歲,誰家的貴婦人?謎,留給後人解吧。
一個犯錯賜死的小妾生的排行第三的兒子離當皇帝遠着呢。上天眷顧,輔政大臣們發動宮廷政變,廢掉皇帝劉義符、殺害廬陵王劉義真,抬着皇帝寶座來到荊州迎接他。
皇帝被弒,廬陵王遇害,荊州的僚佐們恐慌不已。時任荊州刺史、十八歲的劉義隆驚聞兩位哥哥的噩耗,悲痛之情遠大於繼位的驚喜。
傅亮已到江陵,在城南設立大司馬門,進獻皇帝印璽。荊州文武一片猜疑聲,認爲徐羨之等人擅自廢立,必定不懷好意,此去南京吉凶未卜。與之相反,荊州重量級人物司馬王華、長史王曇首、南蠻校尉到彥之力勸劉義隆果斷東下入奉皇統。
王華語氣中充滿對執政大臣們的不屑一顧,“先帝有大功於天下,四海所服,雖嗣主無能,人望未改。徐羨之中才寒士,傅亮布衣諸生,必無司馬懿、王敦之心,不過畏懼廬陵王嚴斷,認爲殿下寬睿仁慈,才越格奉迎,希望得到殿下的感激之情。他們擔心被廢黜的君主活着,將來遭到報復,所以才起殺機,只能說明他們貪生怕死,怎麼敢一朝之間突然謀反呢!殿下但當長驅六轡,以副天人之心。”
劉義隆表面柔弱,內心剛強,早已觀察出高門士族與輔政大臣們的矛盾,王華、王曇首均是琅琊王氏的人。劉義隆自信駕馭得了錯綜複雜的朝局,不動聲色地對王華說:“你莫非要做第二個宋昌!”宋昌之典故出自西漢,周勃除掉呂氏家族之後,宋昌曾力勸當時的代王劉恆(漢文帝)入長安稱帝。
劉義隆主意拿定,接見傅亮,一見面便號泣不已,哀動左右,問起廢殺皇帝與廬陵王的經過,越發悲傷,哭聲嗚咽,侍從莫能仰視。傅亮汗流浹背,張口結舌不能應答。
這一表現,使劉義隆抓住政治鬥爭中最重要的道義,把自己化身爲正義的象徵,而非輔政的同謀。劉義隆登船東下,命令荊州軍嚴兵自衛,從南京來的人員不得接近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