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功名起鵲洲 (第2/13頁)
雲海孤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能夠從長工混到地方軍官,主人宗珍之恐怕出力不少,算作小張世從小做牛做馬的報答吧。然而,張世拒絕了。他做軍官的目的不是領工資混日子,而是爲了立功、升遷。在那個動盪的歲月,機會無處不在。時任荊州將領的王玄謨率兵伐蠻。
南朝對江南的開發等同於美國的西部大開發,牛仔們瘋狂圈地,對當地土著印第安人大肆劫掠屠殺。南朝也一樣,東晉、宋、齊、梁四朝都是北方人的政權,真正南方人的政權僅有陳朝一朝。王玄謨靠攻打蠻族部落發家,他的軍功裏面有張世的功勞。
張世遇到王玄謨時兩手空空,沒有任何身份,不是公務員,也非軍官,又非士兵。王玄謨看中他的才幹,張世以白衣身份入伍,做了一名臨時工軍官。
張世是竟陵人,對大洪山、漢水一帶地形瞭如指掌,加之本身突出的軍事才能,他指揮的小分隊每戰必勝,屢有擒獲。伐蠻戰爭是爲了抓奴隸,將領們之間比誰抓的南蠻多。令王玄謨將軍驚奇的是,部下所有將領竟然統統比不上年輕的白衣軍官。
戰爭任務出色完成,王玄謨依靠軍功獲得宋文帝劉義隆的賞識。衆所周知,王玄謨力主北伐中原,屬於劉宋皇朝著名的鷹派人物。打仗需要人才,王玄謨極力在皇帝面前推薦張世,說他膽力過人,有勇有謀。於是,張世有了第一個軍職,南中參軍督護。
此參軍非彼參軍,和竟陵郡參軍雲泥之別。南中是南中郎將的簡稱,南中郎將不是高官,但做此官的人非尋常人,他是劉義隆三皇子、武陵王劉駿。照說皇子不可能做這麼低職的武官,中郎將四品。
劉駿原本爲安北將軍。元嘉第一次北伐,坐鎮彭城的劉駿按詔派兵偷襲魏軍屯糧地汝陽,先贏後輸,貶爲鎮軍將軍。第二次北伐,魏主拓跋燾飲馬長江北返,劉駿畏敵不敢攔截,再降北中郎將。後轉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將,率兵伐蠻。張世打南蠻有心得,軍功卓著,給皇子做參謀情理之中。有棵大樹好乘涼,張世從此交上好運。
元嘉三十年,劉宋朝局突變,太子劉劭弒殺父皇,劉駿起兵討逆。柳元景爲主將,張世爲前鋒。新亭之戰,討逆軍大敗中央軍。劉駿稱帝,三十四歲的張世圓了將軍夢,官拜員外將軍。不過,這個將軍只能算擦邊球,員外意爲編制之外另行設置,不在編的將軍,是個少將,最低級別的。
不在編也是將軍,享受將軍待遇。對於平民出身的張世來說,聊以自慰吧。有本事的將軍註定要在戰火中展現自己的魅力。南郡王劉義宣與臧質謀反,王玄謨率軍抵抗,帶上老部下。梁山之戰,張世再立戰功。
南北朝講究門第,士庶不通婚,不交往。有戰功未必升遷,無戰功照做高官。很多平民將領對門閥士族不滿,趁戰爭之機打擊報復。張世心眼好,爲人實在。中央軍打敗荊州軍,很多依附劉義宣的士族灰頭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