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北魏馮太后 (第8/12頁)
雲海孤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東漢時代,中國形成莊園經濟。西晉發生八王之亂,接下來民族大遷徙,即所謂蠻族入侵。北方的漢人能走的遷往江南。不能走的、不願走的留在故鄉,糾合同族同宗同鄉的人沿河流溪澗、地勢險阻之處修築堡壘,據險自守,躲避戰亂,形成大大小小的塢。
塢構成中國北方奇特的景觀,城市裏反而空蕩蕩,人們大多聚集在塢堡中,因爲有地可以耕種,城裏沒有土地。
趙郡李氏統領着趙郡一帶的塢堡,勢力極大。勢力大到什麼地步呢?有一夥強盜打家劫舍無惡不作,一個小嘍囉在常山地界撿到一隻死鹿,興高采烈回到營地。強盜頭子問:“什麼地方弄的?”小嘍囉順口答道:“趙郡那邊搞到的。”強盜頭子嚇得臉都綠了,“混賬!趙郡的東西你也敢要,快給我送回原處。”鄰郡的人編了句歌謠,“詐作趙郡鹿,猶勝常山粟。”趙郡李氏可比《水滸傳》中的祝家莊厲害多了,別說打,撿東西都不成。
北魏進入中原,歷屆朝廷對各地豪強另眼相看,承認他們的宗主權利,讓他們替鮮卑人督護地方。
胡漢統治者們搭起手來,農民的生活可想而知。百餘年間,中原地區的百姓或在戰亂中死亡,或逃往江南,漂流異鄉。剩下的人大多依附在豪強地主的塢堡莊園裏做農奴。
北方長年戰亂,百姓流亡,中原蕭條,有的地方千里無人煙。一邊是大片的土地成爲無主荒地;另一邊漢人豪族庇廕了大量的農民。
北魏帝國對外掠奪人口和財富的戰爭停頓下來之後(討伐柔然和統一北方的戰爭),突然發現勞動力大多控制在漢人豪強手裏。朝廷與豪族之間的矛盾激化,各地豪強參與到各族百姓的農民起義中去。
當時北中國的民族雜亂,鮮卑、漢、匈奴、羯、氐、羌、烏桓,其他小族如吐京、屠各、敕勒、羯、丁零,沒有一個民族不想成爲主人。各地的起義此起彼伏。
孝文帝即位起十年間,總共爆發十一起農民起義,平均一年一起。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裳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雙。婦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