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剩下的,似乎就是衍射了。”程晉州抓着筆,搓着上面思考起來。
光的衍射、干涉,即是指光線在遇到小孔或者窄的縫隙時,它會離開直線路徑,而繞到障礙物的陰影中的現象——用人正常的思維來考慮,這似乎是不容易想象的,光怎麼可能拐彎,但在實驗中確實得到了如此的結果,只是要求孔和縫隙很小,幾乎接近或者小於光的波長。在自然界中,這樣的現象自然很難觀察到。
程晉州並不確定光的波動說,粒子說等等著名的理論,是否就是從幾何光學自然而然的發展開來,可是他心裏明白,不管自己是否牽扯到相關的問題,對於光的性質,定然有人已經並將持續的發出不斷的疑問,只是先前的人們尚未有機會、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而已。
如果要等到光學的一切基礎準備完成,大約要19世紀的程度,人們纔會徹底的去討論光的性質。星術士們的一項好處則在於,也許實驗條件並不具備,但星陣卻可以彌補這些。程晉州如此想着,乾脆將著名的雙縫干涉實驗給寫了出來。在他看來,只要自己催動的科技發展,不會霍然超脫時代的背景,卻也沒必要敝帚自珍——完全是可以買個好價錢的。
程晉州坐在那裏,將實驗過程重新想了一遍,然後分別註明需要的東西,接着就是熟悉的實驗過程和結果——仍然是坐着,大約10分鐘的功夫,他就用三張紙的長度,將之複述了一遍,至於真正的實驗之類的東西,卻是完全沒有了。按照某些名人軼聞的說法,當年的伽利略先生,也是如此乾的。
都知道結論了,還做什麼實驗啊——程晉州在學校課堂上得到的最重要的啓示即是:如果你認真的以先驅者的心態做實驗,以學校千錘百煉後的器材,很難得到與教學目標相同的答案,其結果很可能是個C或者D,而若是你簡略過程,編造一個相近的數據,結果很可能是個A。當然,教學方式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往往只是懶惰的教師和糟糕的實驗儀器,他們往往只看結論,不看過程,就像是程晉州現在做的那樣。
決定了方向,寫起來速度就很快了,看着迅速誕生的兩篇論文,程晉州全身上下都是一陣爽快,彷彿看到的是一串串的貢獻點。
等他走下樓的時候,外面已是一片夜色。
就像是後世的實驗樓一般,星術士協會中的許多先生,都是不分晝夜的閱讀再閱讀,撰寫再撰寫。非的如此,他們很可能就再跟不上時代的腳步。相比之下,走實踐路線的等級星術士們看起來清閒許多,在平常的日子裏,二級三級星術士等等,最多就是爲高等級的星級星術士打工,或者乾脆弄些之前的東西貢給協會,從而換取貢獻點等等。協會千百年的機制,倒是能讓雙方達到一定的平衡。
幾名星術士看看走下樓梯的程晉州,很快又自己忙了起來。程晉州將裝好了論文的信封包好,投進用來遞交成果的鐵箱中。說起來,作爲一星術士,他已經能夠直接向協會官員提交論文,並申請直接審覈,大約是出於幕後心態,讓他不想去麻煩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