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許多單詞很難懂,陳易約略的看了看排在前列的名字,然後又去網上搜索了盧帆的碩士畢業論文,果然不是單純的考古類文章:脊椎動物的形態——功能的適應與進化。
接着,他又費勁的將“海妖”內的幾個條目翻譯了過來,循着相近的兩個,先摘錄下載了出來。
海妖內的資料,也許是已經研究出了成果的進一步實驗數據分析,但也有一部分,是統一的研究分析。
後者就意味着,如果陳易把它們改改再拿去發表了,那原主人也只能乾瞪眼。雖然沒有實驗數據,註定不能是一篇世界級的論文,可中國式的論文,又哪裏用得着那麼複雜。
1萬字的內容,能有100字言之有物,便可稱得上是佳作了。可憐那許多期刊,每日裏沒文章上苦哉苦哉的。
好在陳易同學,並不需要這麼有分量的東西,他選擇摘錄了幾個有意思的推論,接着便以中文的形式,電子郵件給了盧帆,同時問道:你是否對這些問題感興趣。
敢情他是等着人家說明有興趣的內容,然後再大肆抄襲呢。
如此一來,不僅能證明他對古生物學是有着一點點興趣的,而且說明是有一定造詣的。
日後,如果盧帆或者郎教授覺得不錯,那不僅能幫助自己更方便的接觸化石,更重要的是能夠接觸更多的考古現場。
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