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1/3頁)
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古以來,江南才子輩出,明清兩代尤甚,根據明清進士題名錄統計,明清兩代自明洪武四年(1371年)首科至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末科,共舉行殿試201科,外加博學鴻詞科,不記翻譯科,滿洲進士科,共錄取進士51681人,其中明代爲24866人,清代26815人,江南共考取進士7877人,佔全國15.24℅,其中明代爲3864人,佔全國的15.54℅,清代爲4013人,佔全國的14.95℅,總體而言,明清兩代每7個進士中,就有1個以上出自江南,這麼高的比重,實在令人驚歎。
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江南文化領先的主要條件與其經濟發達有着密切的關係,西北地區每人數十畝地還要捱餓,但在水鄉,全家幾畝地即足以供養一個讀書人,在這樣的條件下,文化氛圍很自然的被培養了起來。
讀書人有了錢,除了尋找顏如玉,購置黃金屋,多多少少都會要買上一些書籍,哪怕是裝樣,也在不自覺間將許許多多的珍貴刻本留在了江南。加上兩江地區鉅富良多,家中子弟顯貴,正可謂蒐羅天下,在無數人的刻意努力下,江南的藏書逐漸豐碩,直至咸豐始斷,而書籍的散佚也逐漸的成爲許多藏書家的痛。
周樹茗看起來也是個讀書人,只是不知道是否趕上了末科,得到了功名,聽到黃宣的煩惱是想要買書,他哈哈一笑,甩着手道:“這有何難,我嘉興別的也許不算出衆,可要說書,卻是當仁不讓了。”
“但我人生地不熟……”
“包在我身上即可。”周樹茗大包大攬道:“我嘉興……”
不待他再吹噓,黃宣忍不住打斷,臉做嚴肅狀道:“我父已有不少珍藏,此次前來,是想購買一些珍本善本,若是有孤本自然最好。”凡書籍必須精加讎校方爲善本,通常而言,無論珍本還是善本,均是古本,故而清代的善本並不一定就是明代的善本,而在現代看來,1927年的善本自然要算上清代的刻本,然而若加上洛林變態的重量有限制,他的眼光也就不得不同比增長了。
周樹茗捋着鬍子,呵呵一笑,道:“卻不知黃公子看上了哪些?”從古至今,藏書家很少有延續三代者,而隨着中國政治的動盪,嘉興的古書流落市場的也越發的多了起來,只是軍閥混戰,政府無暇於此,故而比起之前和之後的時代,這個時候能夠買到的古書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