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斯匹次卑爾根羣島(5) (第1/4頁)
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黃宣在斯匹次卑爾根的第一筆生意做的很成功,2萬磅小麥換6萬磅的鯨肉,用他所熟悉的單位,就是用10噸小麥,換了30噸鯨肉,若不考慮位面能量消耗與風險,這樣的交易可真是再好不過,多多益善了。
到了大約晚上12點,黃宣攤子前開始被圍攏起來,越來越多的船主聽到了消息,原本被廢棄在港口垃圾場內的鯨魚內臟也紛紛被撿了回來,只是由於綠港陸路運輸不便,交易進行的極其緩慢。
主要依靠出售香料,黃宣手上已經擁有了價值3000弗羅林的現金,在美洲,這筆錢可以買下600個曼哈頓島。很多船主都看上了這些體積小,重量輕,反而價格高昂的東西,他們更樂意裝一個船艙的香料返回歐洲,而不是丟下所有的鯨油,改裝糧食。
他們中的很多人都認爲,今年的歐洲,鯨油的價格一定會大漲,而黃宣則是知道了消息的內部人士。不過這些並不影響他收購鯨魚的其他部位,商人們有自己的判斷,他們很樂意將鯨肉以及鯨骨、內臟賣與黃宣,這些部位原本都是應當丟入海中的,要再過50年,等到荷蘭人的船再多一些,他們纔會將這些部位運到歐洲,想辦法利用。
可是,400年後的教科書說的好,鯨魚渾身都是寶。其內臟富含維生素,在新世紀的價格遠遠高於鯨油,鯨骨和鯨鬚則是良好的工藝品原料,因此,在各取所需的原則下,交易進行的很順利。
黃宣用100弗羅林的價格租用了直達港口的數個倉庫,以便僞裝成有船隻運輸的模樣。每當一筆交易達成,洛林就會相應的在其中一個倉庫中放入對方要求數量的物資,而黃宣只需要帶着對方看一遍貨物,銀貨兩訖後就無須再管,直等到對方搬完爲止。
這種方法安全而有效,黃宣只需要隱瞞三天也就足夠了,至於後來人們再有所懷疑,就放進X檔案好了。只是這樣做的速度卻很慢,今天晚上看來是需要在極晝中度過了。
木門有節奏的開合着,吱嘎吱嘎的聲音吵的胡安心急如焚。作爲一個西班牙籍的商人,這是他第三年來斯瓦爾巴,而在此之前,他在漢堡買賣過鐵炮,在倫敦交易過羊毛,他熟悉歐洲的商業,他以能夠清晰判斷而自豪,然而,缺乏資金使得這種判斷幾乎成了諷刺。
胡安很想一股腦的收下黃宣手中的存貨,特別是那些精製的白糖,眼前這些野蠻人只在乎那些小麥和香料——雖然這些糧食的質量不錯並價格便宜,胡安卻明白,真正值錢的是那些白糖。
以歐洲目前的技術水平,蔗糖很難達到足夠的甜度,當然,黃糖甚至黑糖已經令他們很滿意了,但胡安相信,貴族們一定會喜歡更白更細也更甜的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