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大蕭條(10) (第1/3頁)
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阿曼德·哈默是美國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長,同時也是僅次於洛克菲勒的石油富豪。不過在1931年,他的資產剛剛達到千萬,尚未進軍石油業,只是西方世界一大資本家而已。
然而,在蘇聯和中國,他卻是家喻戶曉的“紅色資本家”,他是第一個與十月革命後的蘇聯合作的西方企業家,被列寧親切地稱爲“哈默同志”;他又是第一個乘坐私人飛機訪問中國的西方企業家,被鄧小平譽爲“勇敢”,但真正引起黃宣注意的,卻是哈默先生的倒爺精神。
很多中國人以爲,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是世界上進出口利潤最高的地方。他們錯了,蘇聯能夠帶來最多利潤的時期是他剛剛成立的年代,第一個發現這一點的,正是哈默。
19218月初,哈默隨一個代表團到烏拉爾地區考察。這裏的情況令他大惑不解:一方面蘊藏着巨大的寶藏,物產豐富,白金、寶石、毛皮等貴重物品幾乎應有盡有;另一方面饑荒嚴重,餓殍遍野,最起碼的生活必需品奇缺。於是,他問帶隊的蘇聯人:“爲什麼你們不出口這些東西換口糧食?”
“那不可能,”蘇聯人回答,“歐洲剛剛解除對我們的封鎖,要賣出這些東西,進口糧食,所需時間太長。而且要使烏拉爾地區的人民免於飢餓,至少需要100萬蒲式耳的糧食。”
當時,美國糧食大豐收,糧價已跌到每蒲式耳1美元,於是哈默提出建議:“我有100萬美元的資金,可以在美國緊急收購100萬蒲式耳的小麥,海運到彼得格勒,卸下糧食後,再將價值100萬美元的毛皮和其它貨物運回美國。”哈默的建議很快傳到莫斯科,列寧親自回電表示認可這筆交易,並請哈默速返莫斯科。在辦公室內,列寧站起來歡迎哈默,並用英語與他親切交談。當列寧代表蘇聯政府向哈默表示誠摯的感謝時,偉大的列寧同志竟激動地流下了熱淚。此後,列寧鼓勵哈默投資辦廠,允許他開採西伯利亞地區的石棉礦,從而使他成爲布爾什維克蘇聯第一個取得礦山開採權的外國人。美蘇的易貨貿易也由此開始。哈默組織了美國聯合公司,溝通了30多家美國公司,儼然成了蘇聯對美貿易的代理人。
斯隆當然是認識哈默的,1931年的哈默在紐約還是個風雲人物,因爲在大蕭條期間專營藝術品的哈默正在紐約組織一場蘇聯藝術品拍賣會,幾乎每位富豪都收到了邀請函。他輕輕的皺了皺眉,道:“黃先生對藝術品投資也有興趣?”黃宣已經習慣了向外國人糾正自己姓黃,而不是宣。
“是有一些。”黃宣微微一笑,將身體靠在沙發上,道:“就現在的情況看來,藝術品的增值潛力要比工業來的多吧。”
斯隆哈哈的笑了起來,點頭道:“的確如此,那麼就明天吧,我想哈默先生會願意看到一位慷慨的投資者的。”
“OK。”黃宣打了個手勢,這才轉頭向史蒂夫,道:“您有興趣看看另一份圖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