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比熟悉的世界(11) (第1/5頁)
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允的錯誤,源於他錯誤的性格,從好的地方講,這位司徒大人是個理想主義的鬥士,他嫉惡如仇,他以身保護典籍,他幾次三番得罪權貴,更曾得罪了十常侍的老大張讓,所幸下獄未死。不過在誅除董卓之後,他的好運氣到了頭,最終面對李傕等人的圍攻,不肯如呂布般其城而走,戮於獻帝御前。
這樣的性格,決定了王允並不是一個有魄力能力挽狂瀾的人,他可以是做溫文爾雅的儒士,也可以是做鐵面無私的青天,唯獨做不了鐵血宰相。
黃宣也是在看過許多的資料後,敏感的認識到這一點的。而這,也許會帶給他最大化的利益。
他一邊爲王允斟酒,一邊道:“小子才疏學淺,只有一點想法,請司徒大人考慮。”黃宣說的很慢,雖然他已經考慮了一夜,但還是帶着一點不確定,道:“某以爲,當今天下,有識之士者重,司徒大人若是向陛下請旨,招各地官軍勤王,長安局勢將大不一樣。”
王允沒想到黃宣竟然給出這樣的答案,有些失望的搖頭道:“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勤王,成今日尾大不掉之勢……”他說着又搖起頭來。
黃宣笑着將酒杯放下,道:“司徒大人且聽我說,無須遍佈天下,只需傳繳地方較小勢力,如原來的西園典軍校尉曹操曹孟德,孫堅之子孫策、孫權,還有宗親劉備劉玄德等人……”
他說的興起,王允則一個勁的搖頭,潑冷水道:“只要繳文一發,則不由你我了。”
黃宣哼了一聲,道:“難道董卓死後,司徒大人還能阻止各地官軍入京嗎?”這也同樣是史實,董卓既死,各地軍閥無不想在長安再撈一筆,只不過最後曹操獲利最大罷了。
用盡全力,滿身疑慮的王允終於帶着疑慮滿身離開了。黃宣嘆息一聲,他終究不是蘇秦張儀之士,空口白話,卻不能讓王允信服,仗着能比王允看的遠一點,卻也終究沒能讓他立刻採納這意見,如今,只有等待時間來證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