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平之戰(3) (第1/6頁)
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長平之戰,被譽爲決定戰國命運的大決戰,在當時,秦國長期虐待韓國,並時間歇性的虐待燕國,魏國是秦國的主要敵人,所以時不時的會被暴打一通,打的厲害時,國都大梁就會被圍起來。楚國原本是很安寧的,但不小心之下,被秦國打了悶棍,迫不得已要遷都,因此,趙國,是唯一可以在正面戰場,與秦國獨立作戰的國家。
故而,秦國上下,對於長平之戰空前重視,當然這並非是說趙國人不重視,但時代所限,當時的趙國上下,在與秦國是戰是和的態度上,是頗有些搖擺不定的。特別當廉頗對秦作戰三年以後,秦趙兩國國力衰退,趙孝成王試圖與秦國媾和,不提他們當時的想法,事後證明,這次談判讓齊、魏等國心存疑惑,在趙國糧荒期間,甚至不願借給他們糧食,加上廉頗最後一次作戰的大量傷亡,導致趙王臨陣換將。
相比之下,秦國的態度就堅決了許多,由於國力相對強盛,他們對勝利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公元前260年9月的時候,秦國也榨乾了最後一滴血。
秦昭襄王親自坐鎮河內,徵召全國15歲以上男子,赴長平決戰。
可以相見,這根本就是兩個國家的國運之戰,失敗者……,最好祈禱不要失敗。事實上,在長平之戰勝利後的10年,秦國都沒有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當戰事進行到這一刻,無論秦趙,都感到了空前的壓力,昭襄王徵召的,只能被稱之爲民兵的戰士,阻攔在從高平到上黨一線,將趙國同樣是舉國徵發的運輸隊阻攔在丹朱嶺,當這一條戰線完成之後,趙括的部隊,就再也沒有獲得過軍糧了。
這個時候,沒有人知道,使者是否能夠穿過這樣的封鎖。
“趙王的使者。”這五個字讓已經開始斷糧的趙國將士升起了希望,一個小校匆匆忙忙的趕來,在看過黃宣僞造的文書後,道:“您請跟我來。”
黃宣一路看去,現在的趙軍士氣尚好,按照歷史,他們是在斷糧49日後,方纔徹底崩潰,在許多資料中,人們彷彿親眼所見一般的宣稱,斷糧後的趙軍,充滿了人喫人的慘劇,他們說,強壯的士兵先聯合起來,喫掉年老體弱的士兵,然後再紅着眼睛互相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