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bd戰役(6) (第1/5頁)
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黃宣也坐在專賣店的長椅上,半閉着眼睛,一根指頭隨意的敲打着節拍,心裏一遍遍的考量着。
黃家是個極重視嫡系的家族,其實中國能夠傳承下來的家族大都有這種嫡系情節,因爲家族的財產和勢力是歷代積攢下來的,既然是積攢,就要越積越多,若是分潤出去,一個看似龐大的家族,頃刻間就能解體——從漢武帝的推恩令就能看出來,哪怕是一個諸侯國,若是把土地分給每個子弟,每個子弟再將土地封給自己的子孫,用不了兩代,領地就會由大變小,由強轉弱了。
家族、財團、公司同樣如此,現代西方人想到了個方法,那就是用股份解決問題,但實際上,他們解決的也並不徹底。
對於大公司,諸如沃爾瑪、杜邦財團,人們看到了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對於那些中小型企業,一紙遺產,四十年辛苦也就化爲毛毛小錢,隨風飄逝了。
黃家現今採用的方法是分紅制,五服之內均有紅利可拿,但只有嫡系子孫纔有股份,所以在黃宣小的時候,他是被作爲繼承人來培養的。大約從五歲到七歲之間,黃宣是與爺爺一起住在老宅中的,那也是嫡長子的特權。但從七歲開始,黃晉第卻突然踩上了鼓點,步步高昇了,如此,他也就沒時間再教育黃宣,張馨儀方纔將兒子領回家。
雖然在老宅中住的時間很短,但那段時間,還是對黃宣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讓他思考問題的方式,既傾向於爺爺,又傾向於母親。
黃晉第考慮問題的時候,總是先退而後進,即儘量立於不敗之地,未慮勝而先慮敗,故而較少進取之心,可事情想的透徹,紕漏也就少了。與之相較,張馨儀則更傾向於效率,故而考慮問題更加全面——這也是政界與商界不同的思維模式。
當然,要說黃宣取二者之精華純粹是無稽之談,思維本身是沒有優劣之分的,但這些年的薰陶,終究是讓他從中體味出來些共通之處,例如“平衡”。
實際上,很多東西,黃宣很久之前就已經接觸到了,但理論與實際是兩種東西,只有當你真的開始做了,方纔明白,“原來如此。”
以前,黃宣就不明白,爲何母親明明認爲某個人做的不好,但仍然給予那人職位,後來才明白,原來是爲了平衡。